搜索
   登录

目录

54 金荞麦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69字

54 金荞麦

药材名称:金荞麦 药材编号:151 基源编号:293

【别名】野荞麦、万年荞、苦荞麦。

【基源】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化,黑褐色。茎直立,高50~100cm,分枝,具纵棱,无毛。有时一侧沿棱被柔毛。叶三角形,长4~12cm,宽3~11cm,顶端渐尖,基部近戟形,边缘全缘。叶柄长可达10cm。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长5~10mm。花序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尖,边缘膜质,每苞内具2~4朵花。花被5深裂,白色,花被片长椭圆形,长约2.5mm,雄蕊8枚,花柱3枚。瘦果宽卵形,具3条锐棱,长6~8mm,黑褐色,无光泽,超出宿存花被2~3倍。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山野或荒坡,或栽培。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块根。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淤,祛风除湿。主治肺痈,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蕴藏量较大。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