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云南独蒜兰
药材名称:山慈姑 药材编号:243 基源编号:674
【别名】山慈姑、冰球子。
【基源】兰科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Rolfe。
【识别特征】地生或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狭卵形或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长颈,全长1.5~3.0cm,直径1~2cm,绿色,顶端具1片叶。叶在花期极幼嫩或未长出,长成后为披针形至狭椭圆形。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10~20cm,基部有数枚膜质筒状鞘,顶端具1朵花,罕为2朵花。花淡紫色、粉红色或有时近白色,唇瓣上具有紫色或深红色斑。中萼片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5~4.0cm,宽6~8mm。侧萼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瓣倒披针形,展开,长3.5~4.0cm,宽5~7mm。唇瓣近宽倒卵形,长3~4cm,宽2.5~3.0cm,明显或不明显3裂。唇盘上通常具3~5枚褶片自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蒴果纺锤状圆柱形,长2.5~3.0cm,宽约1.2c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1100~2500m的林下或林缘岩石上。分布于梵净山、雷公山及威宁、纳雍、盘县、紫云、安龙、贞丰、普安、望谟、开阳、贵阳等地。
【入药部位】假鳞茎。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癥瘕痞块等。
【附注】在贵州的部分地区,老百姓称云南独蒜兰和独蒜兰的假鳞茎为“独脚白及”,常混入白及中流通使用,应注意区别。2种植物的野生资源量均很少,必须严加保护。近年来在雷山等地已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