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9 杠板归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84字

29 杠板归

药材名称:杠板归 药材编号:95 基源编号:185

【别名】蛇到退、猫爪刺。

【基源】蓼科蓼属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

【识别特征】一年生草本。茎攀援,多分枝,具纵棱,沿棱具稀疏的倒生皮刺。叶三角形,长3~10cm,宽2~9cm,顶端钝圆或微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下面沿叶脉疏生皮刺。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具倒生皮刺,盾状着生长在叶片的近基部。总状花序呈短穗状,不分枝顶生或腋生,长1~3cm。苞片卵圆形,每苞片内具花2~4朵。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果时增大,呈肉质,深蓝色。瘦果球形,直径3~4mm,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果期7~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温暖向阳的山坡、田野、沟边或草坡等地,尤其喜生长在火烧林地。贵州各地均有分布,以中部及北部为主产区。

【入药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阴干,亦可鲜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淤止血。主治疔疮痈肿,丹毒,痄腮,乳腺炎,泻痢,黄疸,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瘰疬,痔瘘,肛瘘,水肿,蛇虫咬伤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较大。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