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府由四川改隶贵州省
明末播州改土归流时设置的遵义军民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称遵义府,一直属于四川管辖,但要承担例定“协济”贵州粮饷的任务。清雍正六年(1728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奏朝廷:为了增加贵州财力,请将四川的遵义府改隶贵州省。(此据《清实录》;乾隆《贵州通志》《清史稿·地理》及清代《遵义府志》《正安州志》均载划归时间为雍正五年)。至此,原位于四川东南的遵义府成为贵州省的北部,因而简称“黔北”。
这次川黔政区调整中,四川划出号称“粮仓”的遵义,而划入较为贫瘠的永宁(今叙永、古蔺一带)。因而民间流传一句谚语说:“四川人,生得憨,遵义调(换)龙安”。当时永宁总兵罗于莘兼知龙安府事,民间谚语为了口头押韵,所以说成龙安。
贵州将遵义府由“协济”关系改为粮赋“正供”征收,田赋之外又加“耗羡”,作为正赋的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