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杨端入播
罗荣、杨端先后入播,是在唐代末期。
唐大历五年(770年),“夜郎叛”,朝廷命镇守在麻阳、川南、川东一带的罗荣帅师南征,从川南举兵征伐播州,占有播州今遵义县南部地。事平后,朝廷即命其就地镇守,代代相传,在播州开始世袭的土官统治。大中十三年(859年),今云南以洱海和滇池为中心、以乌蛮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南诏国派兵攻占播州,赶走了土官罗荣第5代孙罗太汪。播州次年被唐军收复。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诏再次占据播州,朝廷招募士人组织军队前往征讨。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应募,领兵败南诏,进入播州。
南诏立国之初归附于唐朝,到其势力兴起时,唐朝却日渐衰败,终于爆发了战争。南诏势力向东北面扩张,《遵义府志》和《贵州通志》记载说:南诏陷播,久不能平。乾符三年(876年),朝廷下诏募骁勇之士将兵征讨。太原人杨端应募,带领八姓的家丁武装,从四川经泸州、合江,进入白锦,驻军高遥山,据险立寨,并结土豪庾、蒋、黄三氏,为久住计。南诏退兵,杨端被“授安抚使”。
浙江大学教授谭其骧1941年所著《播州杨保考》认为,杨氏先世实为唐末泸、叙二州(今川南泸州、宜宾一带)少数民族“泸夷”的首领。其入播缘由,当为袭掌播州的罗荣后裔罗太汪受水西罗闽部族侵凌,出走泸州避居,后力请杨端相助而返播州。杨端自川南出发,进入播州白锦,迫使罗闽纳款结盟而退。
另外,编纂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穆氏族谱》另有说法。该谱的一篇序中说:“乾符初年,播州背叛”,朝廷命穆星天南征,“承命时,上谕:‘平蛮有功,世司其土。’因我祖建功,杨端举贺谋夺,致我祖父子及婿三命俱丧于酒宴之下矣。”
杨端进入播州之后,世袭统治其地达725年之久,直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才结束了杨氏在播州的世袭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