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色彩之美
所属图书:《贵州彝学》 出版日期:2004-07-01

五、色彩之美

从风格特征看,彝族服饰崇虎、尚黑,但以服饰色彩看,艳丽、明快、醒目、粗犷,才是彝族服饰共同的特点,黔西北彝族服饰最讲究色彩的协调与搭配,在各种服饰图案中,青、黑、蓝、绿是基本底色,红色系列是挑花刺绣中运用最多的主色。黑色、黄色、绿色经常作为互补色出现。但是,在彝族传统文化中,色彩的运用与造型的整体观念一样,它是具有某些象征性的,这种象征性是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星月斗转,日月晨昏,自然界有规律的色彩的变换,被作为一种象征手段加以比附、延伸。彝族古代绘画中把东南西北比附为青、红、白、黑4种颜色,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构成了具体的指代。在历史上服饰的色彩与阴阳五行观相比附。出现了对服饰色彩的好尚,夏尚青,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黄,其中蕴含了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商灭夏为金(白)克木(青)周灭商为火(红)克金(白),秦取代周为水(黑)克火(红),汉取代秦为土(黄)克水(黑)。这里色彩被赋予特殊的涵义。

黔西北彝族服饰,它的图案和色彩一样,有独特解释,“输必孜”纹样是黑与白的色彩组合,但更深层的是阴阳、日月、夫妻的实质性表现。就如《物始记略》上说:清气的“哎哺”形成白色的“米古鲁”,浊气的“哎哺”形成黑色的靡阿那。米古鲁称天父、生天、生日、生鹰代表阳;靡阿那称地母、生地、生月、生虎代表阴。

黔西北彝族服饰在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性的同时,更讲求色彩的视觉美感效果,色彩整体效果轻松、明快、鲜艳、热烈。

1.美轮美奂“吊四柱”。

黔西北彝族服饰中,“吊四柱”是最具代表性的女装之一,以“涡旋纹”为主任意组合变化的各种图案,图形精美,色彩艳丽从整体看,除衣服大面底色外,衣领、衣袖、前后襟、前后摆颜色多以红、白、黑为主,而且呈条状色块分布,在白色底纹上绣红、黄、绿等图案,再以黑粗浅滚边,图案色彩对比强烈,立体感强;在黑底纹上绣制粉红、黄、浅绿等图案,色彩沉着、朴实、庄重,特别是以“涡旋纹”为核心组合的不规则三角形图案,黑与白、红与黄、绿与黑等交互衬托、对比,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美感。

在服饰前后衣襟上若出现挑花图案,一般是在白底上挑绣云纹、羊角纹、蝴蝶纹等,纹样所用色彩有大红、紫红、草绿、淡黄等白底上绣纹样,纹样中透白底,相互衬托辉映,色彩明快,层次丰富,整体统一,尤显华贵。

2.繁花似锦“情人包”。

图美随心,花线达意。只有多情的彝家女才会将一个包含深情厚意的荷包绣绘得如此繁花似锦,在黔西北这块醇厚的土地上,情人包是彝家姑娘绣赠意中人的信物之一,情人包身宽高比例约20~30余公分,从包带到包身满绣图纹,包带多为挑花,包身则为刺绣,花草图案是情人包最普遍的纹样,包身一般为深色,在深色之上绣绘红色马樱花、蝴蝶纹等图案,用黄色或白色勾绣花边,穿插浅绿色花叶,黑底红花、黄边,色彩艳丽浓烈、丰富鲜明,既追求红火热烈、喜形于色的对比,同时又讲究和谐统一。

贵州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