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馈赠轻交换
传统彝族社会中没有乞丐乞讨的现象,这是因为彝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支既是一个相当于政治组织的单位,也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谁家有什么困难,整个家支成员都会毫不犹豫也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物质上的经济上的无偿帮助。因而不允许有人出去乞讨,认为出了乞丐是整个家支的耻辱,所有即使有鳏寡孤独,家支也会给予抚恤使其幼有所养,老有所归。且不求回报。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传统。这一传统造成了彝族传统社会重馈赠,轻交换的观念。
对于这种家支、民族内部社会抚恤性质的馈赠与无偿帮助形式,无疑有非常重要的社会道德价值,有非常重要的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这是值得肯定的。它反映了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团结向前的向心力。但是,这种无偿资助对于发展来说,也有其负面影响。重馈赠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其贫乏的彝族古代社会中,互相帮助的社会价值意义极为重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换在社会关系中的意义越来越明显,甚至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后,轻视交换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的进程,会保护一些懒汉、依赖思想很强而不思进取的人得以继续忧哉游哉地生活,而打击那些积极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的人。同时轻视交换不能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流通进程,势必导致经济发展的落后。因此,在彝族传统社会中,以馈赠为荣,以交换为耻的普遍观念,其积极的价值和消极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它仍然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必须认真地予以深入研究和区别对待,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都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