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生产 轻贸易
为了生存和发展,生产是必须的,因而在彝族传统社会,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畜群的生产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事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计。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放在头等位置来考虑,因此而相关的有关勤劳节俭和观察气象为生产服务的谚语很多。如“人勤自享福,人懒自受苦”,“打不干的是泉水,使不完的是力气”,“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只有不怕苦,才能有幸福”,“懒汉一伸腰,勤人走三遭”,“绳索粗的牢,过活俭的富”,“有时不节俭,无时来不及”,“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滴水不断石能穿,常年坐吃山也空”,“毛毛雨湿透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气象方面的如:“月亮打伞,晒得鬼喊”,“春南夏北风,全年干旱多”,“春雾地晒裂,夏雾踩烂泥”,“春雷响天边,秋雨挂树尖”,“鹰过天要晴,雁过雨渐稀”,“虫鸣还有雨,鸟叫没有雨”等。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谚语很多,如:“炒菜要油盐,种田要肥水”,“不必羡慕别人田,自家田里多施肥”,“栽树先挖坑、种田先育秧”,“精耕又细作、不愁仓无粮”,“五月大忙,夫妻离床;六月小忙,使爹唤粮”,“笋子不收长成竹,庄稼不收变成土”,“八月十五E1清爽,预兆粮食会增产”等等。而彝族传统观念中轻视商业贸易是非常突出的,认为家族内部做买卖,甚至与亲戚朋友做交易也感到羞愧。传统思想观念所信奉的信条是:“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