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款式之美
1.质朴的男装。
彝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拥有自己独立的传统文化体系,黔西北彝族服饰是丰富多彩的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中的每个细节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服装款式以及服饰图案的一些外在特征,并不是其真正的审美核心,内层的隐形文化才是其本源的审美评判标准。
黔西北彝族传统服饰,从款式上看,也曾经历不断改型,但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些基本元素,几经演变,形态依然。
粗犷、质朴是黔西北男装最基本的款式风格,不管从传统式的坎肩裙裤到现行的窄裤长衫,特点都非常突出。缠青色头帕,穿右衽长衫,系白布腰带是生活中男子最普遍的装束,结构简洁,实用大方。
在早年的传统男装中,多以青布缠头结圆髻,上穿青黑色小短衣,下着浅色宽脚裤,裤宽如裙,绣花的裤腰带多为情人所赠,宽大的裤脚,紧凑的上衣,行走坐立,飘逸而不失庄重。
俗称白布褡褡的多袋小褂,是彝族男子劳动时穿在长衫上的一种外套,这种小褂,有的是对襟短装,有的是前短后长,小褂的下摆通常是一排缝制别致的口袋,口袋之间用粗纹线分隔,状似方格,有的在袋面绣制八卦纹、火纹等图案,褂子周边用深粗线滚边,线条突出,块面明晰,和长衫套穿在一起,尤显利落紧凑,朴实素美。
黔西北彝族男装,始终保持了简约率真的风貌,反映了彝族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彝家男子的理想、愿望和追求。这种淳朴之风,是黔西北彝族男子服饰内容上的真与风格特色上的简的完美结合,是“大朴不雕”、“大巧若拙”的最完美的诠释。当然,对黔西北彝族男装服饰款式风格上的质朴率真也不能仅限于感性的描述,只有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涵义,才能体会其本质,全面把握其精髓。
2.流线的女装。
在黔西北少数民族服饰中,头缠青帕,方形绣帕盖顶,穿右衽绣花长衫,着绣花长裤,束白色腰带,系镶边围腰,穿布袜套鹰头形“鹞子鞋”,戴耳环、手镯、戒指是这一地区彝族妇女最普遍的装束。其中,彝族女装“吊四柱”是最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一款服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彝族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绚丽斑斓的服饰艺术。
线条美是“吊四柱”女装最突出的特点。首先从款式结构看,以圆领为起点,沿肩、袖至下摆几条优美弧线将整件衣服的外形清晰地勾勒出来,领口周围的花纹线条组合图案,从右衽后片起绕肩一周经左前胸至右衣衩,这些图案彝语称为“毕力妥罗”,是“圆形宇宙”的意思,再从衣衩往下,沿前后左右衣边,各绣一条花纹线条图案至下摆,形同四根悬吊的柱子,下摆一般以白色布条或细线盘绕成三组螺纹组合图案,状如虎头。从领、右衽线、衣下摆全部随服饰外形绣绘图案,成为有线必修饰,修饰必随形的典型特点,衣服轮廓线和图案线,形成线随形走,图随线走的富有节奏的系列线型组合,穿插自然,韵味十足。同“吊四柱”配穿的挑花宽脚裤,线型风格和上衣格调正好相反,裤腰、裤边、裤脚全是干净利落的直线,绣绘在裤脚上的宫灯花纹,同样是直线的挑花图案,弧线的衣摆和直线的裤边相互衬托,极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