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长顺名点小吃——清明粑
所属图书:《天下长顺》 出版日期:2013-12-01 文章字数:1310字

长顺名点小吃——清明粑

但凡在长顺小住过的人都会发现,长顺有相当一部分人早上早点不进正规的早餐店吃,而是在街边小吃摊上花一元钱买上两个清明粑就当早餐。不了解的人以为他们这样是为了节约,其实是因为长顺的清明粑味道可口,非常诱人,以至于在长顺车站给远方的亲友捎带清明粑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长顺清明粑有着口感润滑,甜而不腻、回味悠长、营养丰富的特点,是典型的绿色素食食品。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白云山追寻建文皇帝的踪迹,在其不朽的经典《徐霞客游记》中为长顺清明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相传徐霞客到白云山时值清明时节,在附近农家做客时,有幸品尝了清明粑,立即盛赞清明粑为“素食之佳品”。1994年4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到长顺考察时品尝了长顺清明粑,当场对清明粑给予了很高的赞誉。

说起“清明粑”这一名儿的来由,在长顺还真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明朝建文皇帝“靖难之变”后从南京流落到贵州省,望白云而遁迹,在长顺县白云山削发为僧,终日念经朝佛。长顺当地老百姓得知建文皇帝遁迹白云山并削发为僧后,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和六月十九人们纷纷上山朝佛。每次上白云山朝佛当地老百姓们都得带上大家认为最好吃的自制的食饼作为祭品。偶然一次,建文帝品尝大家带去的食饼后赞不绝口,得知此饼主料是清明菜,遂取其主料命名为“清明粑”。从此,清明粑名声渐盛,逐渐成为当地百姓欢度清明节和祭祀祖宗的必备食品,尔后,清明粑传至安顺、花溪等周边地区,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欢的食品之一。

最可口的清明粑要数清明节前后的用刚从田间地头采摘来的鲜嫩的清明菜做成的清明粑。那时的清明粑吃起来可真是香甜可口,猛咬一口,一节软滑的东西溜进嘴里,正欲一吞为快时,却有一些清明菜的植物纤维里外牵连。连嚼几下,一股新鲜植物的嫩香立即溢出,让人仿佛尝到大自然最初的精华,顿觉精神百倍……记得小时候,清明节将至,母亲总嘱咐我们姊妹6人无论是上山打柴还是割草,都得留心摘些清明菜回来。我们几姊妹也非常听母亲的话,每次上山都总把摘清明菜当主事儿。不几天,家里就有了满满的一簸箕清明菜。现在想来那时我们几姊妹那么起劲地摘清明菜也不全是因为听母亲的话,主要动力还是清明粑那诱人的味道,毕竟那时家里生活太清苦了。清明节一到,母亲照例拿出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米面,挑拣最嫩的清明菜和上(余下的清明菜晾干待以后做清明粑用),在案板上揉搓着,我们几姊妹围着案板,母亲反复的揉搓揉出我们几多的唾液……

清明粑的制作其实也不复杂。它配料方法是:糯米面150克、粘米面100克,引子糖150克,菜油适量,清明菜50克。1.先将清明菜洗净切碎和上米面,加上适量的冷开水和匀,揉成面团,搓成条后挤成20克一个的剂子,逐个压扁后包入引子糖心,封口向下,压成直径7厘米、厚度1厘米的圆饼生坯;2.将罗锅(耐火粘土烧制成的一种沙锅)烧熟菜油,放入饼坯用文火慢慢地煎烙至两面微黄即可食用。

也许是清明粑的制作过程简单的原故,现在许多地方都能制作清明粑了。但于我来说,清明粑还是长顺的清明粑香,甜,可口,也许是因为长顺清明粑染上了建文帝的离奇的传说,也有可能是长顺的清明粑蕴含了长顺山水无穷的灵气,还是……关于这个原因,我说不准。

天下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