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潮井观潮
所属图书:《天下长顺》 出版日期:2013-12-01 文章字数:1882字

潮井观潮

程及

潮井算得上长顺的一个佳处。你可以不以为然,但一生中若不曾到过,肯定会成为你心中的憾事,绝非虚言。

前些年,陪同一些慕名而来的宾朋来此信步,或许因忙于应酬吧,未来得及有所想,印象中是乘兴而来,空空离去,其间的情景与细节总是淡忘得几乎回忆不起。

不觉,又是一个“天凉好个秋”的日子,周末。闲不住的我乘着还没接到种种来电干扰,心境犹静,便决意独自踏访一回久违了的潮井。

披着有些凉意的晨风早起,由县城向南搭车往省城贵阳方向,一路上两边青山相对出,但见喀斯特奇峰耸翠,连绵起伏,或有沿途威远农场处诗意的小桥流水迎送。行至近十公里处,一个叫威远的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小镇映入眼帘。再由小镇的街口折向东北角,有一条约两公里的平整村道蜿蜒着向错落层叠弥漫稻香的坝子深处伸去,尽头处有十余户毗邻的农家,旁边的山麓便是潮井的所在了。犹如一个清纯灵秀的女子,被长相依恋的嘉树翠竹深情地掩映拥抱着,又像是上苍刻意镶嵌在这周围田园里的一颗炫目的翡翠明珠,终日牵绕着遐迩的游人……

这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坝子。一个人徜徉于这自在的旷野里,什么都可以不想,又什么都可以翩翩浮想。可以惬意地聆听蚱蜢之类的小虫们悬在稻叶间轻轻呢喃若梦的絮语,可以一任记忆与想象里的潮声经意不经意地叩击你的心扉,可以放浪形骸地恣意吮吸这盈野而亲切的泥土气息,于是,天人物我浑然合一了……

已是丰收的时节。虽有几处的稻子已被收割,但却丝毫无损这秋野的容颜,相反愈加有味了。奉献一生的稻草,被村民率意扎成一捆又一捆,有序又无序地立在田间,如另类抽象雕塑让秋风作最后的欣赏。此外尚有大片晃着灿灿金色的稻子。万穗多数时间谦逊地保持着低垂的头,虔诚地回味着大地的声音,默然地等待着用汗水浸润自己一生的人们。间或阵风有意无意地掠过,丰熟的稻穗似有灵性,领会着风的节拍,伸展着袅娜却负荷的细腰起舞弄影,似在伴着庄稼人最能听懂的和声,这不正是乡村最经典的小调么?……及至潮井所在的岩隙,便有一阵分外清凉的风拂面而来,好提神哟!似乎粘着水的氤氲,抚着你的周身,那份适意唯有身在其中的你能独享了。

人们都说潮井神奇。据有关专家踏勘,它是一眼由地下暗河涌出地面的岩溶泉,通过岩溶管道,因虹吸作用而形成的间歇泉,出露于一座林木葱茏而中空成或洞或隙并可积水为潭的峰丛下,泉水每日汩汩而涌,漫流而来,去留无意。一日里涨潮退潮数次,每次持续一至四小时不等,周而复始,终年不息,人皆呼为奇泉。潮水涨落,似有韵律,若神点拨,或洪波涌起,急促而高亢;或缠绵隐退,舒缓而低回,一唱三叹,将这田园化作了仙境人间,欣然地抚慰着无数到此一游的人们放逐自然的心弦……

山有了水便会显得灵动而伟岸,水有了山的涵养则倍加妩媚。据说,布依人家是离不开水的,难怪呢,这潮水周围住的都是布依人。他们世代在此地繁衍生息,依山而居,傍水劳作,迎送春夏秋冬,对潮井始终悉心守护,没有一点破坏的痕迹。潮井似乎通着人性,便四季里不息地起落,仿佛在为护她的人们报以经久的祝福,其间的妙处只有用心才会听到。

潮起潮落,节奏不断地变换着。若游人适逢高潮迭起,这村上的人们便在一旁乐呼:“好运,好运!”每每令游人开怀着依依不舍离去……

我记起2003年暮夏,陪同黔中著名山水画家,时任《贵州美术》执行主编沈福馨先生及几位同道友人一行来此写生的情景。是日,天朗气清,心情不错,恰至井边,但见潮水似以迎宾的礼仪,缓缓掀起波澜,先生闻言遇此景必交好运而颇感欢欣,是年即获中国美术“金彩奖”哩!民间的传说总是美好的,未必如是,然而,潮井却因传说给往来的游人着实平添了几多别样的兴致。俗话道,一方水养一方人,与潮井共栖于此的人们是幸运的。

潮井的水很是清洌可口,不信么?掬一捧入怀,你会如饮醇醪,唇留余香。多少年来,潮井倍受当地人民的庇护,这潮井水也因此如甘露慷慨绵长地滋养着这一方淳朴的人。当地政府亦顺乎民意,在井的边上勒石立碑,并精心赋文铭刻记之,由衷赞颂潮井的万载恩泽,如此,这天然潮井便有了几分人文的气息与色彩,增了些赏玩的厚重,游人也就多了些想象的空间,不再显得那么单调了。

涌出的潮水如行吟诗人,泻成快活却恬静的清溪,穿村过坝,环绕汇入不远处的小河里,在水草的招摇与鱼虾的嬉戏中一路吟唱着千年的歌谣远去……

人来人去山色里,潮起潮落水声中。眼前的潮井分明地勾留了我的魂魄。类似的溪涧山泉在长顺这片厚土上可谓数十百计,而潮井虽小,却因这不寻常的潮起潮落,独享着美名,有了让人驻足瞩目的魅力,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妙造。一如须臾的人生,平淡无奇便是无味,历经些起起落落,或许才会有些令人仰视的声望与份量。

天下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