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由群 铜管乐小号演奏家、教育家
范由群,1924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小号联合会名誉会长,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小号协会会长,贵州省民盟成员。
他是我国唯一一位国际小号大赛的获奖者。现在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从事小号演奏的聂影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在音乐圈内,如果谈起贵州的小号,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竖起大拇指说:“贵州的小号不错!”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央音乐学院来贵州招生,只招收小号专业学生。在中国的许多省份,业内人士都知道,学习小号最好到贵州。为什么?因为贵州有个范由群。2010年8月8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音乐厅上演了一段师生情深的佳话。为了庆祝著名小号演奏家、教育家范由群先生85岁寿辰,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弟子们齐聚贵阳,用一场特别的师生音乐会向恩师致敬。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小号,自然就成了音乐会上绝对的主角。为这场演出点睛的,则是在台下安坐、满头银丝的范由群先生。
1929年,范由群进入成都市布后街协和小学。后因家道中落,其父无力供其继续升学。1934年秋,范由群经人介绍到刘湘的军乐队当一名军乐小兵,学习吹小号。他的父亲是日本医科学校留学生,遇节假日,便由父亲给自己补习中学文化课。1937年军乐学校招生(学制三年),由于学习刻苦,他顺利考上了军乐学校,师从中华交响乐团首席小号方连先生。在军乐学校就读期间,他系统学习了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钢琴、中文、英语等课程,任课教师都是中央大学的老师,水平很高。从军乐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民党军政部管辖的军乐团工作,在乐团里担任第一小号。
抗战胜利后范由群随乐团由重庆迁往南京,乐团的指挥是军乐学校的教务长、著名指挥家、归国华侨洪潘先生。此间,范由群学习和演奏了不少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音乐修养和演奏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1947年他随乐团从南京迁往上海,同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号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黄贻钧先生。1948年,军乐团迁往台湾,陆军大学的上校军乐队长和一些同学邀他同往,他断然拒绝了高官厚禄,选择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51年,范由群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随即分配到中央乐团任小号演奏员,同年被选入出国青年文工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为大型歌剧《白毛女》伴奏。联欢节结束后,又在东德、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苏联巡回演出,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好评。小号属西洋乐器,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他在中央乐团工作期间,得到了德国小号专家克拉其克等人的悉心指导。特别是听了世界级小号演奏家美国的亨利·詹姆斯和苏联的提摩斐·多克西哲的小号独奏以后,他兴奋不已。从此,这两位大师便成了他的偶像,也成了他终生在事业上追求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他除参加中央乐团的集体演出外,还常在一些电影音乐和音乐会中独奏,并与苏联莫斯科交响乐团同台演出柴可夫斯基的第十一交响曲。此时,他的演奏事业达到了顶峰。
1958年,文化部选派艺术专业骨干支援边区,范由群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贵州大学艺术系。从此,他便在这片西洋乐器的荒漠上,开启了一代小号演奏的新风。在近5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入钻研小号教学理论,不断学习国际前沿技术,为我省、全国乃至国际交响乐舞台和高等艺术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小号演奏家、教育家和文艺工作者。他教过的学生有的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各大艺术院校,有的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挪威、比利时从事专业工作。其中的佼佼者有在中国交响乐团工作的王逊、欧翠峰,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的伍旭海,在广州交响乐团工作的刘健,在上海音乐学院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吴宏毅、李泉,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的蔡立康,毕业于比利时音乐学院的孙立等。
范由群辛勤的工作和一丝不苟的教学,不仅为他本人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同时也为贵州赢得了声誉。1989~1996年,他被上海音乐学院特聘为教授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其间,为国内国外培养了不少小号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上海音乐学院与贵州大学艺术系的专业学术交流做了不少工作。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最高级别的两所专业音乐院校,在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地位。像范由群这样被特聘为教授且工作长达8年之久的教师,在贵州音乐界可以说难觅第二人。
范由群待人平和厚道,教书育人,以身作则。《贵阳日报》曾发表评论说,范由群先生是“用小号渡己和渡人”的演奏家和教育家。“小号音色强烈锐利,声音嘹亮高亢,极能振奋人心”,在他的心中,小号是自强不息的象征。他一生勤奋、刻苦,“自强不息”是他的座右铭。在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里,曾有人批评他“只专不红”。他离京来到贵州时,贵阳还没有火车站。一家人从北京坐火车到都匀,又坐木炭汽车到贵阳,再换乘马车到花溪。尽管当时贵阳的条件极其艰苦,他却毫无怨言,一到贵州便一头扎进教学之中,在艰苦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的价值。范由群曾说:“吹小号需要底气,这底气也是为人的浩然正气。”
在贵州工作期间,曾有多家省外的专业乐团和教育单位向范由群发出商调函,以优厚的待遇邀请他加入他们的团队,或到高校任教,但范由群总是不为所动。1989年,他接受上海音乐学院的特聘,是想再多培养一些专业学生,发现好的苗子,培养一两个高水平的演奏家。凭他的水平和资历,完全可以调到一个条件和待遇更好的地方,然而他却选择了留在贵州。当人们称颂他甘于寂寞的优秀品质时,他却显得非常淡定,戏称自己“不善活动”。在贵州教育需要后发赶超的今天,对于贵州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种扎根贵州、默默奉献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