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钟成雄与他那坡阶梯老窑
所属图书:《指掌间的舞蹈》 出版日期:2014-02-01 文章字数:787字

钟成雄与他那坡阶梯老窑

在平塘县牙舟镇,有个村名叫“冗平村”,这里就是国内知名的牙舟陶产地。

牙舟艺人钟成雄也居住在这个村子。走到钟成雄家附近,你首先看到与众不同的就是他那古旧的阶梯窑,这阶梯窑比六十余岁的钟成雄还要古老,窑身上一次又一次层层叠叠打上去的补丁见证了牙舟陶的历史,也见证了钟成雄制陶的历史。

凡是熟悉陶瓷的人都知道,窑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像蜡染中的冰纹一样,不过冰纹的纹样虽不受人控制,但是否产生冰纹人还有一定的决定权,而窑变则完全不受人的控制。不过,在钟成雄看来,柴窑烧的瓷器窑变的机遇最大,而且釉裂也充分,釉色也深沉。的确,作为柴窑的阶梯窑,窑内温度差异大,加上烧制过程中要将烧制中的泥胚逐级上移,这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窑内中部和两旁的温差,都是催生窑变的条件。

钟情于自己那古旧阶梯窑窑变的钟成雄却对古时的祭窑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古时候,烧陶过程中的祭窑分酒祭、物祭和血祭几种。酒祭、物祭就是在烧制过程中经过一定仪式将酒或物抛入烧制中高温窑内,血祭则是将活物,甚至是人推入窑内向“窑神”献祭,经过这样的祭窑后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窑变精品。钟成雄不认为祭窑后产生的窑变是“窑神”的恩赐,他认为这些祭物进入窑内引起的温差巨变,在窑内引起的空气回流,甚至是产生的蒸汽才是产生窑变的真正原因。正是他的这些看法,使他一直不肯离开他的阶梯窑。

钟成雄让传统的牙舟陶在保持了古朴的造型和工艺的同时,又拥有了神秘的窑变,因此,钟成雄的作品充满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古朴以及神秘,人们常常对他那些古朴而神秘的陶制品感叹不已。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以及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陶瓷工艺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钟成雄也在世人的眼中显出了不平常来,他的那些富于窑变的作品随着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走出了平塘,受到市场的追捧和欢迎,从而也更加鼓舞了钟成雄更加执著于这些古朴造型中的探索。

指掌间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