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父子事业的殊途同归
徐承贵和徐源是两父子,两父子在从事着同一种事业——水城农民画。
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是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绘画技巧相结合的一种颇具特色的独立画种,其风格奇特、手法夸张,乡土气息浓郁,被美术界誉为“东方的毕加索和马蒂斯”。在我国,现代农民画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但水城农民画的兴起,则在20世纪80年代初。徐承贵就是水城最早的农民画艺人,他的作品《秋收》在1990年“全国画乡作品邀请展”上就一举勇夺一等奖。
水城农民画的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画风勾画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徐承贵的绘画就继承了这种自由、夸张、色彩艳丽的艺术形式和古朴、幽香的民族气息,艺术手法大胆、泼辣,他集当地民间蜡染、刺绣、贴花、剪纸等民间艺术为一体,以大量的创作实践成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人讲究子承父业,徐源作为徐承贵的爱子,从小就喜欢上了农民画。作为业有所成的徐承贵,对儿子的这点爱好自然是喜不自禁,于是老徐对儿子悉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徐的栽培和徐源自己的努力下,徐源走进了贵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成为一个科班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徐源依然不忘农民画,把它当成了今后一生的事业。
徐源的选择既让老徐欣慰,又让老徐烦恼:欣慰的是子承父业,自己的事业总算是后继有人了;烦恼的是,如今的儿子在农民画创作上走的不是自己那条路——“他把国画、连环画、水粉、水彩画的技法全弄了进来,离传统农民画的技法越来越远了……”但徐源并不这样想,他认为:“技法是为主题服务的,只要坚守住农民画的主题、造型和用色,技法的引进将会促进农民画的进一步升华。”为此,父子俩就曾经一度闹得面红脖子粗,以至于在家中各自有自己不受干扰的独立画室。好在经过时间的冲洗和磨合,父子俩又开始渐渐地相互理解和支持,让我们也来祝徐家父子事业殊途同归,再创辉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