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刘昆山箫笛社传人刘泽松
所属图书:《指掌间的舞蹈》 出版日期:2014-02-01 文章字数:500字

刘昆山箫笛社传人刘泽松

说到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贵州人都很熟悉,因为名冠中华的茅台酒就是当年在这次博览会上一举成名。而要说到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殊荣的贵州可不只是茅台,大方漆器和玉屏箫笛也曾在那次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玉屏箫笛选用当地野生的竹子,以水竹、青竹、紫竹、苦竹为佳。水竹适合做箫笛,紫竹适宜做箫,青竹、苦竹适宜做笛子。因为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同时因纬度、地势、海拔的关系,与周边地区相比,温度偏凉,但又保持了竹子生长必要的基本温度,使得竹子生长的周期不短不长,竹壁坚实,这样做出的箫笛发音清越明亮。每年寒露后,制笛匠人都会上山选竹砍伐后,再根据箫笛的不同分类进行选料并分别下料。下好的料经烧烤检验后入库,存放一年后再进行制胚、开孔、接管、缠线、刻草、做花,然后通过校音、校检后打磨上漆,最后包装,成为成品。这些工序看似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遵循才能做出合格的玉屏箫笛。

在玉屏县,说到箫笛则没人不知道刘昆山箫笛社,刘家四代正是严格地把握好这中间的每道关口,经过四代的努力才造就了“刘昆山”这一箫笛品牌。刘泽松作为刘昆山品牌的传承人,如今仍延续着祖训,默默地把“刘昆山”这块牌子传承下去。

指掌间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