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传人杨彩梅
谈到贵州当地早期的蜡染,有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杨金秀。杨金秀是当代第一个携带蜡染技巧技法走出贵州、迈出国门的苗族民间艺人,而杨彩梅就是杨金秀蜡染技法的传承人。杨彩梅十五岁时师从杨金秀学艺,在长期的共处中,与杨金秀的家庭磨合出深厚的感情,最终融入这个家族,成为杨金秀的儿媳。杨金秀欣赏这个儿媳,因为她的执著和对蜡染蜡画那种深植于灵魂深处的爱;杨彩梅尊敬自己的婆婆,因为杨金秀那一手精湛的技艺和对蜡染的执著。
杨彩梅在制作蜡染的同时,也并不固守于传统的蜡染。在长期的蜡染制作中,杨彩梅与她的伙伴们逐渐发掘出作为蜡染前期工序之一的蜡版画中独特的美感。经反复揣摩试验后,终于在安顺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中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品种——彩色民族蜡版画。这种蜡版画传承了蜡染中对线条的运用,但却摒弃了传统蜡染以满为美的构图,形成了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疏密有致的中原绘画风格;在用色上,杨彩梅大胆传承了少数民族用色中取自田野、不拘一格的风格;在具体运用上,汲取少数民族在色彩处理上常用的无线分割原则,利用了蜡刀自然形成的“线”的虚与实、线条与底色、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分割作用,使得蜡画中各种原本相互冲突的颜色在无线分割中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在众多的西部民族蜡画题材中,杨彩梅尤其擅长于对龙、蝶和花的绘制。因为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在苗族的文化中,万物皆可成龙,这一点与中国主流文化有极大的差异。在中国主流文化中,龙代表皇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龙的造型也有相对固定的形态;而在苗族生活中,龙则是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神幻生物,它少了几许神秘和威严,却更平添几分和谐与亲切。杨彩梅的大型蜡画“龙形风筝”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对蝴蝶的热爱,源自于她的民族感情中对于苗族起源传说中蝴蝶生人的敬重。花型图案在苗族文化中,除了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外,其实也是苗族对于世界认识的一种隐喻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