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把水族文化錾凿进银器的韦良恩
所属图书:《指掌间的舞蹈》 出版日期:2014-02-01 文章字数:884字

把水族文化錾凿进银器的韦良恩

在水族银饰中,最重要的一件,当数盛装时挂在胸前称之为“坝”的东西。“坝”类似于汉族的银锁,不过大了许多,更形似于苗族的“压领”;说它形似,那是因为它与“压领”却实是形似而神异。苗族的“压领”是一件功能性的银饰,它的作用除装饰外,还有在弯腰时压住衣领,不让背部外露的功能。而“坝”则不同,在水族文化中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和纪念性的饰品。

水族的“坝”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瀑布,在水族起源的传说中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是远古时候,老龙王的女儿成年了,龙王要在天下万物中为龙女寻找一个佳婿。想来想去,老龙王想到了一个选婿的好方法,他提出天下万物中有谁能游到“坝”上去,谁就做它的女婿。于是,天下万物都去尝试,但无不以失败告终。只有水族的始祖没有立即尝试,他观察了万物百灵的尝试后认真思考,最后利用瀑布岩层及回流形成的阶梯一级级跃到坝上,从而迎娶龙王公主,传下了水族这一支。这个传说与汉族鲤鱼跃龙门有相近之处,不过鲤鱼跃龙门最后是跃过龙门的鲤鱼成龙成神,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神权崇拜;而水族传说则是龙女化人,更体现出万物平等的朴素世界观。因此,按水族民间的说法,“坝”正是对这一传说的纪念,所以水族银饰“坝”上比“压领”更多了许多簧丝挑起的花鸟鱼虫。

其实韦良恩的作品远远不止“坝”,他作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韦良恩最拿手的水族錾凿银碗、双层镂空錾凿银碗等,其中的图案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水族文化气息。

他的水族錾凿银碗图案以龙为主,具备水族龙形中短小、菱形及鱼鳍的特征,充分传达了水族起源传说和早期文化。他的双层镂空錾凿银碗,其镂空花纹部分则完全由植物叶片组成,先一片片制作好叶片,再把制作好的叶片经过焊接、打磨、拼合、整形、清光等工序,组合成型。双层镂空錾凿银碗在植物造型、组合方式上都具有水族进入贵州后形成的山地文化特征,是水族晚期文化的体现。

但精明的韦良恩并不以此为终点,现代社会的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驱使着韦良恩又开始了他品牌锻造的行动。在多彩贵州“两赛一会”的大背景下,韦良恩不但多次获奖,而且还在银匠众多的凯里夺得了“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的金奖。

指掌间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