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妹”家有个杨昌元
黔东南有两个“苗妹”,其实两个“苗妹”都不是人,是凯里市的两家注册企业。两家企业的法人都是女人,而且是母女俩。
较早时,母亲注册了一家公司叫“苗妹”,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引得在沿海打拼的女儿也回到家乡。回来后的女儿欧阳也注册了一家公司还是叫“苗妹”,为了跟母亲的有所区别,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叫“九黎苗妹”,但熟悉的人都习惯地把这对苗族母女称作“苗妹”,把这辈分都折腾得不知从哪里说起了。两个“苗妹”的经营手法和产品也各有特点,做母亲的更稳沉老道一些,而小“苗妹”则更注重社会和市场的效应。虽是两家企业,但在许多具体的工作中很难完全分清,比如加工场地、请的工匠就常常是拉扯着用。两家“苗妹”都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开发,于是让“苗妹”旗下就聚集了不少匠人。杨昌元就是这些匠人中的一个,而且是深得两个“苗妹”赏识的一个。
贵州的银匠很多,所以技术分支也很多,杨昌元属于雷山这一支的银匠。雷山银匠最值得骄傲的技术是制胚、錾琢和焊接,传统的雷山银饰工艺使用的都是软模,其实要说那是模具也不完全确切,用树脂制作的模具只有一个雏形,在模具上包上银皮后,工匠再按照心中估摸着的图案细细地雕琢。所以,这就要求制作的模具必须柔软有可塑性,在保证模具大形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供银匠在上面錾琢出不同的花纹;同时,模具又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保证錾琢出的图案饱满圆润。这样一来,制模的材料要求就十分讲究了,必须是软中带硬、柔中带韧,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在外力冲击下又不易碎裂。因此,凡是雷山的银匠都有独门的制胚秘密。在银件的焊接上,雷山银匠也有自己独特的吹焊技术,而杨昌元正是这方面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