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在桌面上建造民居的陆根卫
所属图书:《指掌间的舞蹈》 出版日期:2014-02-01 文章字数:649字

在桌面上建造民居的陆根卫

贵州民族民间建筑中最张扬的是侗族的花桥鼓楼,陆根卫正是花桥鼓楼建筑中的佼佼者,不过他所建的花桥鼓楼并不是我们到黎(平)从(江)榕(江)侗族村寨中所见的那种,而是可置于桌上的花桥鼓楼模型。

陆根卫出身于木匠世家,从祖辈起就走乡串寨为别人建造花桥鼓楼。陆根卫本人参加过不少花桥鼓楼的建造工作,但最让陆根卫遗憾的是侗族花桥鼓楼的式样和所包含的文化太过丰富,因此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参与具有各种内涵和结构的花桥鼓楼的建造。不过,在侗族地区,每一座花桥都是侗族重要的聚会场所,每一座鼓楼都代表着一个侗族家族,在家族文化和活动中具有崇高的意义。从这个方面来说,花桥鼓楼的建设不可能是随意的事情,这也预示着陆根卫不可能参与这么多内涵丰富、形式各异的花桥鼓楼建设。

就在这痛苦的挣扎中,陆根卫突然想到,可以把这些花桥鼓楼都浓缩成模型,让这些模型同样承载它应有的内涵和意义。就这样,陆根卫的侗族建筑模型诞生了,陆根卫的愿望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得到了圆梦。

陆根卫所有的模型全部按照实物缩小而成,每一道工序都完整地保留下来,一钉一榫都严格地遵循着建筑实物的架构。面对每一座建筑实物,陆根卫都能如数家珍地讲出它所坐落的村寨、家族以及这座木楼或花桥的历史和故事。

陆根卫特别钟情的是模型中的一座独柱鼓楼,因为鼓楼本身就是根据杉木的造型来设计建造的,而杉木在侗族文化中具有通天梯的含义,是侗族追求美好生活、繁荣向上的一种代表物,而独木鼓楼则是这一内涵的最佳体现者,其实蹬天梯,这不也正代表了陆根卫的追求和向往吗?

指掌间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