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的泼墨蜡染
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特别是贵州西部少数民族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之一。长期的发展历史早已定型了传统蜡染的风格和构图,以满为美,讲求线条的运用,以二维平面的方式展开,这是贵州蜡染最基本的构图风格;而徐波的蜡染作品则一反这种传统风格,如果硬要给徐波的蜡染一个定位,那么可以姑且称之为“泼墨蜡染”。
徐波自幼喜欢国画,在国画中尤其喜欢大写意的泼墨国画,那种豪放不羁的风格在早年就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徐波的脑海之中;而国画小写意中但求神似不求形似的技法,也对徐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安顺蜡染因其独特的冰纹而享誉世界,徐波也开始涉足蜡染。1989年,进入蜡染行业后的徐波并没有固守于传统的蜡染风格,反过来他将自己所热爱的国画技法,经反复试验后融入蜡画技法之中。传统的民族民间蜡染在绘制图案时,以线条为其特征,讲求线条的组合,以及其中的律动秩序和平衡关系,并不追求线条的起笔、收笔变换。徐波在线条的运用上,承接了国画线条的运用,使得他的蜡版画书画同源,线条飘逸流畅,充斥着中国文人画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徐波的蜡染不再以线条为主,线条在他的蜡染中只起一种辅助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制作蜡版画时,他还借鉴中国泼墨画的技巧,引入勾、泼、点、皴、染等等各种技法,独创出泼蜡、皴蜡、点蜡,以及泼色、皴色、点色、染色等技巧,匠心独具地创造出了专属的个人蜡染风格。
但黄蜡与传统国画中的墨汁毕竟不同,布料与宣纸的洇染效果也各异。为了达到心目中的理想效果,徐波在蜡汁的温度、燃料的多少上做足了文章,甚至在蜡汁泼洒后加入了皴、搓、按、压、推等创作手法,以及加温等后期工艺,经长期反复实践后,他终于创造出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技法,从而在蜡染界独树一帜,首创出徐波泼墨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