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刀”胡正德
生于1946年10月的胡正德是贵州安顺市人,现居贵阳市。他长期从事木雕、泥塑、陶艺等工艺品制作,尤精于石雕,是一位自创门派的民间匠人。
第一次去位于贵阳城北部的胡正德的企业,快到门口时,一座正在施工的高架桥飞跨南北,而胡正德的企业就位于这桥下的不远处。施工机械的轰轰声与胡正德加工时的嗡嗡声相映成趣。
其实不是第一次见胡正德了,早在他名传江南之前,我们就有交往。现在网络流行草根说,要说草根,胡正德才是贵州工匠中真正的草根。搬起手指,胡正德说不出一个师承的名师,甚至连自己的师承也无法说清,他就是一个人在号称“黔中锁匙”的安顺,慢慢地摸出自己的那套功夫。从泥塑、沙陶、土陶,到木雕、石雕,胡正德无一不是自己慢慢琢磨,从而达到相应的境界。安顺多屯堡人,胡正德不是屯堡人,却有着屯堡人的精明和对工艺的执著。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胡正德也来到了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一锤锤、一刀刀,硬是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守雕琢下了“江南第一刀”这个名头。前些年,只要到福建、广东,价格不菲的广告牌上你都能轻易地找到胡正德——胡一刀的踪迹。
2006年贵州开展“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正好回家休息的胡正德听到这个消息后,毅然放弃沿海的丰厚收入,留在贵阳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创业。胡一刀不同于常规的民间匠人,他整个人好像是海绵做的,不停地吸收着周边与自己相关的知识,他的作品除了具有朴素、典雅的地方特色外,也包含了江南沿海的工艺,甚至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块石料到他手里,随着选料并且根据材料进行设计,到下料、出型、精雕直至大型出来之后的微调、抛光到成品,乃至对自己作品的包装,他无一不是亲历亲为地认真对待。除了在工艺上有其独到之处外,胡一刀更注重自己作品的内涵。为此,他不惜四处求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文化以及诗意。他所制作的紫袍玉带石作品“兰亭序”送到北京以后,被许多名家大师誉为“立体的诗歌”“石头的散文”。紫袍玉带石作品“五行六神杯”以及紫袍玉带石作品“鼎立砚”,因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市场上卖到同类产品价格的数十倍。
如今,随着贵州特色工艺品市场的拓展,胡正德又率先开发出以丰富多彩的贵州本土石料制作的工艺品,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作品。除了生产,他还用自己早年在沿海地区积累下的人脉资源,把作品销售到大江南北。胡一刀的思维和作品正如他门前的那架高架桥,高来高去,贯通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