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福远和他的画功夫
在安顺,只要一提起蜡染,没有人不知道洪福远。安顺是名至实归的蜡染之乡,目前安顺蜡染种类之多,风格之丰富,是其他地区所罕见的;但要说到对传统蜡染的传承,最受公认的当属洪福远。其实说到传统,洪福远所守的传统只是蜡染中图案传承和文化传承的部分。而在技巧上,洪福远则是兼收博采。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画外的功夫,于精微处见精神,比如中国画,就讲究指、腕、肘、肩力道的运用。一个好的国画大师,对于内力内劲的运用往往有其独到的心得,在这一点上洪福远也深有所悟,并把这一感悟恰如其分地运用于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民族民间艺术——蜡染上。他同样注重指、腕、肘、肩的运用:指力求“稳”,没有好的指力在制作蜡版画时,就难以做到精细入微。腕力求“圆润”,没有圆润的腕力就没有流畅的蜡画线条。肘力求“沉”,在制作蜡画时,手肘是拿刀的第二圆心,以手肘做支撑,以手腕为圆心,才能把各种不同幅度的曲线布局到位。如果缺失了手肘这一第二圆心,则需以手腕做支柱,这样一来绘制各种曲线就会大受影响。这也是初学蜡画者必须克服的问题。肩力求“浮”,似有似无的状态最好,肩力运用得好,所制的蜡画自然会显出一张飘逸流畅的神韵,反之则会出现木讷板滞的效果。
洪福远正是在这种画外功夫上做足了文章,才有了如今在蜡染界德高望重的地位。在技法上,他不光博采国画技法,也在其他艺术门类中取其精华。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这种理念,支撑起了洪福远在蜡染界的独特天地。
洪福远的蜡染以传统图案见长,在众多图案中最具特色的是鸟、鱼、蝴蝶图,这些传统图案凝聚了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祈望和追求:鸟是一种在民族生活中受到广泛尊崇和运用的图案,在不同的民族中具有不同的寓意,但不论哪一个民族无一不在鸟图案中寄托了美好的憧憬和祈愿;鱼在贵州民族文化中的含义与汉文化不同,更多的是一种族群兴旺、家庭繁荣的象征;蝴蝶则是苗族民族起源的代表性图案。经过数十年的钻研,洪福远对这些看似简单的图案,也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整个布局以满为美,在绘制中追求鸟形的灵动、鱼形的沉稳,在蝶形图案中则更注重于律动和秩序笔法的运用,从而把这一看似简单的图案内涵提升到一个精神与意识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