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镇上的东阳女卢华英
都说这个世界上少有雷锋,但我却在大同古镇上见到一个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她的名字叫卢华英。卢华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阳女,她出生在被誉为我国“木雕之乡”的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雕刻世家。
多年前,贵州省政府组织各地区到外地去考察,遵义看中了卢华英那一手精湛的雕刻技艺,于是邀请她到遵义来传授。到遵义后,卢华英被赤水民间艺人对学习雕刻技艺的渴望和对民间工艺的热爱所感染,于是在赤水大同古镇开始了她那平凡而又非同一般的人生。到贵州后,卢华英没有向政府提出什么要求,而是一边靠自己的技艺经营起一个小小的工艺坊,一边在当地无怨无悔地传授雕刻技艺。从1993年到贵州,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卢华英为当地培养了上千名雕刻匠人。
如今的卢华英成了赤水的媳妇,早已从浙江东阳女变成了赤水大同古镇的大同女,每当谈到这一点,卢华英都会用她那温润的嗓音告诉你,之所以来到贵州一住二十年,而且至今没有返乡的念头,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当地盛产的各种竹子吸引了她,所以如今她将木雕技艺经过重新梳理整理后改作了竹雕;其次,是因为大同古镇这个有着传奇历史的地方吸引了她;第三,是古镇人们对木雕工艺的渴望与追求深深地打动着她;最后,当然也少不了古镇土生土长的丈夫对她事业的支持和那份执著的爱。如今,每天行走在古镇青石古盐道上的卢华英,早已融入古镇的民风民俗中去,只在眼神中仍透露着东阳女那特有的执著和认真劲。
卢华英确实是一个爱思考、有心计的女人,在多年的实践中,她根据竹子的特性已经成功地把东阳木雕技艺融入了竹雕之中,并发展出刮、撕、削等新的适应竹雕的技法和工艺,使得她的竹雕在国内都具有了相当的地位。
如今,卢华英仍每天行走在大同古镇,只有当工作之余远远望着东北方向时,那眼神中才会流淌着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