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韦光启的牛角号音
所属图书:《指掌间的舞蹈》 出版日期:2014-02-01 文章字数:709字

韦光启的牛角号音

第一次到板告村,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才进村就听到一阵阵激昂浑厚的牛角声,经人介绍后才知道是水族艺人韦光启在测试他所雕刻的牛角号。

韦光启出生在1972年,当他懂事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涌进了贵州山区,这时韦光启的父亲也重抄起牛角雕这一搁置多年的水族传统手艺,于是在家庭的耳闻目染之下韦光启也渐渐地爱上了这一独特的工艺。

水族是一个特别讲究协调和组织的民族,这一点从他们“过端”就可以看出来,水族过端从秋收后的第一个端日开始,一村一寨的轮流过,前前后后要持续一个月。不论哪个村寨过端,周边的水族,当然也包括其他民族都会赶去参与祭祖和庆贺。经常有集体活动的水族当然也少不了召集大伙的工具,牛号角就是其中的首选。通过牛角号声,人们可以知道召集者的意图:号声高昂激越的,多用于召集大众,发出这种声音的牛角号称“公号角”,公号角上的饰图一般简练有力。相反,号声低沉、婉转多变的,则称为“母号角”,主要用于私人约会,特别是男女之约上。由于母号角号声低沉,熟悉的人一听号声就知道是谁,有什么事。母号角上的饰图大都细腻圆润,与其号声一样,表达出所有者丰富的情感。

由于爱美的水族人不光停留在牛角那独特的声音,更是想尽办法装饰自己的牛角号。时间一长,水族中就形成了专门的牛角雕艺人,而韦光启以及他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传人。现在,召集大伙与呼唤伙伴已经不必再使用牛角号,牛角雕也从传统的牛角号演化到后来打猎装火药的火药罐以及各式各样的器皿上。但执著的韦光启十多年来仍坚守着牛角雕最传统的功能,他所制作的牛角雕不但造型精美、雕工细致,每一只都要依据号声高低来定饰图,而且做好后都要认真地试吹,只有声音符合图案风格的作品他才认为合格。

指掌间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