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浪和他那帮兄弟
“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荡起虎斑色,担起钓鱼钩”这是自古以来对大方生漆的赞誉,但就是在这个出好漆的地方,却难得找到一件地道的大方漆器,街面上充斥着的福州脱胎漆器和越南机制漆器。倒不是大方不能出好漆器,历史上我国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拿过金奖的漆器也只有大方漆器了,那时的大方漆器因质量优良、特点突出而久负盛名,并与贵州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究其衰落原因,在于今天大方的工匠们大都不愿从事这一制作工艺繁复的地方特色漆器。
历经数十年的沉默后,2010年的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上,大方漆器终于重现了庐山真面目,几位大方漆器传人送来了几件大方皮胎漆器。这帮传人有夏明浪、吴宝山、鲁玉平、李毅以及他们的朋友武必忠。在长期接触漆器业后,几位小伙子逐渐认识到,如果再不把大方漆器的技术传承下来,再过若干年后大方漆器可能就真要彻底失传了。于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到了一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租下一个小院就干开了。经过几经反复讨论,他们决定以恢复皮胎入手,传统大方漆器有灰皮、熟皮和生皮三类,根据现有市场的需求,他们选择了熟皮和生皮工艺的恢复。下决心干时,大家感到很容易,因为工艺流程他们的父辈都还记得;但真干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从制胚、泡皮到定型上底,包括底漆底色的处理,一次次反反复复地上漆打磨,以及最后的面漆和推光,这些看似简单易懂的数十道工序无不是暗藏着玄机,毕竟这技艺的传承中间相隔了数十年。于是他们一边向老人请教,一边反复地试验。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失传已久的皮胎漆器又获得了新生。如今夏明浪和他那帮子兄弟又开始了大方漆器另一项特色工艺——隐花工艺的研究,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绝不让祖辈的优秀技艺在我们手里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