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附录三 中国习酒赋
所属图书:《600年贵州(下册)》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1679字

附录三 中国习酒赋

中华巨龙,传五千载文明,环球遥遥领先;神州佳酿,存汉唐之风韵,五洲处处飘香。中国习酒,位黔北古鳎国,与茅台一衣带水,秉福地之空灵,萃五谷之精华;处川渝之枢纽,同郎酒一岸相隔,汲赤水之纯元,拥酱香之秘方。仰天地之赐,群峦叠嶂,熏出传世佳酿;得盛世之风,十里酒城,伴随国家兴旺。“崇道务本”,玉液蜚声华夏;“敬商爱人”,佳话传颂外邦 [1]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煮酒论史,笑谈沧桑;投箸而歌,不负金觞。上古开果酒之肇始,《周礼》记醴酪之滥觞。仪狄作醪,大禹尝美而疏之 [2] ;杜康造酒,刘伶醉卧思琼浆 [3] 。曹孟德横槊对酒当歌,关云长温酒斩杀华雄;毕茂世夜醉偷盗美酒 [4] ,陶渊明辞官逸兴田庄。王羲之醉书《兰亭序》,怀素僧醺草《自述贴》;杜子美为沽酒发愁,李太白斗酒诗百章。唐明皇玉液宴藩客,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辛弃疾挑灯醉看剑,陆放翁兴醉梦沙场。李清照把酒黄昏后,苏东坡问天唱大江。悠悠酒史,源远流长;千古佳话,乐不释觞。至若赤水河畔,自秦汉以降,盛行家酿。“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5] ,古之盛也;“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 [6] ,时之俗也。汉武帝畅饮枸酱,赞叹“甘美之” [7] ;红军长征渡赤水,以习酒疗伤。共和复兴,无上妙品暖心肠;改革开放,回归茅台龙凤翔。千载传承,见证时光荏苒;百年奋争,书写企国荣光。构和谐之社会,翰墨雅集;蕴大美于天地,共绘贞祥。

国有财物成市,民有余粮兴酿。独享天恩,诞甘甜之泉;风调雨顺,收饱满之粮。四季温差小,宜繁衍微生物;五谷杂粮富,方铸就名酒乡。集云霞魂魄,纳山川灵韵;秉千年古法,酿传奇酱香。传承以恒,百代曲法,精益求精,超杜康之妙术;践行以远,千载佳酿,开拓创新,醉盛世而无疆。打造“君子品德”文化体系,顺应天地,道法自然,自强不息,讲究奉献,勇于担当;坚守“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露地糖化,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九次蒸馏,七次取酒;恪守“不卖新酒”质量铁律,陈贮数载,精心勾兑,表里如一,幽雅细腻,空杯留香。酱浓四溢,酒肆宾客洋洋,化俗念于一盏;香飘万里,家宴友朋芸芸,系情谊于春江。国色天香,能进国宴之馆;交错觥筹,可入外国之堂。同行称道,难穷飞誉之词;摘金夺银,不绝赞叹之章。光耀乾坤,几创市场佳绩;名号习酒,瑶台斗艳争芳。镇因酒而名,酒共镇辉煌。

酒业汤汤,德业泱泱。数番沉浮,不改爱人济世之志;几度衰兴,愈坚纳税兴邦愿望。“塑习酒品牌,建和谐酒城,为国酒增光,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之使命;“爱我习酒,苦乐与共,兴我习酒,奉献社会”,奠定企业之精神;“以诚取信,以质取胜,锐意创新,追求卓越”,指明发展之方向。思利及人,捐亿元巨资,办“习酒·我的大学”,助贫困学子,育国家栋梁,奉献爱心和力量;与时俱进,邀天下英才,引八方豪杰,谋良性发展,铸宏伟大业,开启历史新篇章。以君子风范,定义非凡高度;为社会造福,实现做大做强。

嗟呼!吾常闻“宁可三餐无饭,不可一日无酒”,深信之。中华礼仪之邦,开枝散叶,婚丧嫁娶,迎来送往,于宴于情诚不可无酒矣。酒本无过,成败在人也。倘若为官者能存公心,戒私欲,先忧而后乐,尽责为人民服务;驾车者能怀大众,思安全,遵交规法纪,共建和谐保安祥,则酒何过之有哉?故谓友曰:酒乃水谷之气,饮而有度,有益健康。若逢喜事好事快乐事,畅饮酱浓之习酒,一醉方休又何妨。好男儿,不醉一回两回酒,枉来世间走一趟。惟愿社会承德而繁荣,民生因仁而永昌。


[1] “崇道、务本、敬商、爱人”,为习酒企业核心价值观。

[2] 据《战国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3] 刘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据《徐水县碑志》载,刘伶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留下“酒醉三年方醒”之传说。刘伶死后葬于徐水,其墓至今尚存,后人还为他立有《酒德亭》。

[4] 毕茂世,即毕卓,生于西晋和东晋之交,为人放旷,尤好喝酒,曾于夜间醉后偷盗邻居之酒,又曾因喝酒误事而被罢官。

[5] 清代诗人陈熙晋诗句:“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6] 出自《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

[7] 出自《史记》。

600年贵州(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