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绿色黔南自治州
所属图书:《600年贵州(下册)》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1652字

绿色黔南自治州

黔南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自治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自治州接址,北靠省会贵阳市。全州辖都匀、福泉2市和瓮安、贵定、龙里、惠水、长顺、罗甸、平塘、独山、荔波、三都10县。南北长249.5千米,东西宽207.6千米,总面积26197平方千米。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总人口389万人,少数民族占54%。黔南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州府所在地都匀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贵州的南大门和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黔南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997米,平均气温13.6—19.6℃,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全州土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境内植物茂盛,动物繁多,资源丰富,为开发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其他种养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州现有耕地279万亩。万亩以上草场33片,已开发都匀螺蛳壳黑山羊基地,惠水深黔山庄、贵定黄龙山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独山、龙里牧草种养基地等成功试验基地,绝大多数尚待开发;森林面积1182万亩,宜林荒山321万亩。州内野生植物17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000多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有天麻、杜仲、三七、艾纳香、龙胆草、金银花、刺梨等58种。野生动物400多种,属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的有华南虎、云豹、猕猴、麝、大鲵(娃娃鱼)、穿山甲等30余种。其中药用脊椎动物112种,是医药工业发展的原料基地。以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为首的数十家制药厂先后在黔南落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坐落在黔南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的医药工业园区已粗具规模。此外,州内还盛产桐油、生漆、核桃、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品;黔南的烤烟、黑糯米及其黑糯米酒、都匀毛尖茶、贵定云雾茶、瓮安青山茶、罗甸上隆大叶茶等在国内市场享有盛名。还有“牛头牌”牛肉干、猕猴桃汁、魔芋粉丝、刺梨饮品、云雾山香烟、姜粉、百合粉、苦士茶等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农副产品加工潜力巨大。

黔南自治州面向南部沿海、背靠西南内陆腹地,是西南地区入海最近通道的必经之地。以黔桂、湘黔铁路和320、321国道线为主构成了便利的交通网络。贵新(贵阳—新寨)高等级公路、株六(湖南抹州—贵州六盘水)铁路复线已建成通车,荔波机场正在建设,黔桂铁路将实施改造,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对加快黔南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全州12个县(市)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数据宽带互联网,通信畅达全国和世界主要国家。

黔南自治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磷、煤、硅、锑、锌、铁、水晶石、猫眼石、大理石、辉绿岩等20余种。其中:原煤储量15亿吨,硅矿储量7000余万吨,锑矿储量l0万吨,锌矿储量68万吨,铁矿储量4000万吨,磷矿的储量达10亿吨以上,平均品位高达25%~30%,是我国特大型磷矿山之一,国家投资60多亿元建设的瓮福矿肥基地已投入运行,是亚洲最大的磷矿肥基地。

黔南自治州江河交错,水系发达。有中小河流200多条,河流分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以红水河水系和柳江水系为主。全州河流年径流量76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62万千瓦,红水河、都柳江、蒙江梯级电站极具开发价值。

黔南山青峰奇、风光绚丽,名胜古迹众多,民族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山、水、洞、林、湖和瀑布为一体,熔旅游、观光、科研考察于一炉,享有“地球上喀斯特地区独一无二的绿色宝库”的盛誉。由它和龙里猴子沟、福泉洒金谷、瓮安江界桥,以及福泉古城垣、三都水族风情、荔波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故居、都匀百子桥、文峰塔为代表的桥城风光,惠水深黔山庄的燕子洞、百鸟河风景区、贵定洛北河漂流等组成的贵州南线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让人一游难忘。

600年贵州(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