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黔西南自治州
黔西南自治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贵州省西南隅、云贵高原东南端。地跨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东西长210千米,南北宽177千米。东与黔南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隆林、田林、乐业三县隔江相望,西与云南省富源、罗平县和贵州省六盘水市的盘县特区毗邻。黔西南自治州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锁钥”之称,是黔、桂、滇三省(区)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兴义机场客运航线已先后开通了兴义—贵阳、兴义—昆明、兴义—深圳、兴义—广州、兴义—贵阳—郑州航线。
全州辖1市、7县、1区,即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和顶效开发区。下设14个街道办事处,74个镇,49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即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望谟县油迈瑶族乡),共137个乡级政区。
全州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排列第26位。1982年5月1日,黔西南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州府驻兴义县城。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县,建立兴义市,州府驻兴义市。
黔西南自治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流域,州境内共有长10千米以上、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102条,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是州内三条较大的江河。由于境内河流落差大,全州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2.5万千瓦(界河以半数计),比全国平均值高1倍,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开发建成鲁布格电站、天生桥一二级电站、平班电站、光照电站、董箐电站、鲁贡电站等大中小型电站,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128亿度以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
境内已发现矿藏41种,占全省发现矿种的一半,正式提交储委批准有开发价值的21种。其中煤炭资源是“西南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储量75.28亿吨,远景储量190多亿吨,名列全省第三位,多数发热量为29288—33472千焦/千克,主要分布在普安、兴仁、贞丰、安龙、晴隆、兴义等地,可采量39.8亿吨。2011年全州有煤炭企业143家,2011年产煤矿1989万吨。金矿资源已探明的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4处及矿点、矿化点数十处,保有储量占贵州省的90%以上,已探明的地质储量约500吨,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含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万峰湖)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以下风景区50多个。文化遗址有“兴义人”古文化遗址,万屯、交乐古墓群,贵州龙化石;名胜古迹有安龙招堤、明十八先生墓、兴义府试院、五省会馆、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文化遗址、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等。
民族节日主要有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毛杉树歌节”;苗族“二月二”走亲节,“八月八”风情节,“采花节”(又叫“跳花坡”);彝族“火把节”等。民族歌舞主要有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被誉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