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舞狮
布依族高台舞狮广泛流传于册亨县威旁乡岜院、大寨、坛坪等布依族村寨中,是春节元宵灯会祈福以及丧葬节日等场合做闹场时表演的一种民间传统杂技。
据传,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玩狮子”的习俗在岜院已十分流行。当时,从广西百色来岜院当长工的拳师贺丙山,在教当地舞狮队员武术技艺时,增加了高台舞狮的表演内容,使舞狮表演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得到了提升。
布依族高台舞狮的高台是用八仙桌搭建的,有5—7米高,分为“一炷香”和“品字型”两种类型。
高台舞狮
舞狮前,要先举行祭祀仪式,祭请先师和土地神保佑高台稳固,确保演出成功,然后演西游故事表示降妖除魔,以保平安。通过表演沙头“洗面”,洗去人们所有污浊晦气,孙猴竞技,寓意福满人间。最后高台狮舞,更表达了人们期待天降祥瑞,纳福人间的美好愿望。
高台舞狮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舞狮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表演滚、打、跳、走、爬、逗等动作,惟妙惟肖地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西游记》中的故事为剧情,融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高台舞狮以高难度的表演技巧、惊险刺激的场面,带给人们愉悦的享受。
布依族高台舞狮揭示了布依族人共同的审美心理,反映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表达了布依族人驱除邪恶、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因而在册亨县布依族聚居地区演出时,深受民众的推崇和喜爱。
“品字形”高台舞狮
“一炷香”高台舞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