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民风
册亨布依族的民风在旧的地方史志中均有记载。《兴义府志》载:“士习淳朴,居家节俭,安于疏布,农耕力田。”《册亨乡土志略》载:“县属妇女,勤于纺织,致力耕作,为娼妓者无”“夷人一夫一妻”。《册亨清代诸缘由集》中道:“尔等州民,素称淳善,上不于孚天讨,中不犯孚国法,出为盛世之良民,处则家庭之肖子。”
各时代各姓修撰族谱所订的族规,各村制定的村规民约,都对树立布依族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起到了促进作用。如《黄氏族谱》祖训中写道:“正男女以杜蒸淫,勤农桑以足衣食。”册亨《坝旁乡规碑》也刻有“凡于寨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男无觊觎,女思贞节,使其路不拾遗,狗不吠盗之风也”等有关于民风方面的条款。
走亲
布依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文明风尚代代相传。在布依族村寨,如果有外地不相识的人要来落脚投宿,无论到哪一家,主人都会热情招待。过去交通不便,那些挑着二郎担到布依村寨收购土特产品或推销商品的生意人都有深切感受,放下担子便受到主人的热情欢迎,随即忘却羁旅之苦。
外乡的亲戚或朋友来探亲作客时,第一餐饭在主人家吃,主人会邀请左邻右舍和本寨中的亲戚来作陪。吃完第一家,会有第二家来请,在第二家吃饭,第一家的主人也会去作陪。若有第三家请,第一、第二家的主人也都会去陪客。请客时,各家都倾其所有地招待客人。过去生活较为贫困时,至少以腊肉招待,现在少不了鸡鸭,绝不吝啬。
一寨中,若谁家有红白喜事,全寨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丧葬大事,年轻人争着为死者抬棺椁上山安葬,不计报酬。
多行善事,热心公益事业,是布依族的传统。寨中不免有沟渠隔路,于是有行善者搭桥修路。寨中人多聚集的地方,有人自修凉亭供众人休息聚会。寨脚河流的浅水处,冬天会有人铺石凳方便行人过河。过去,寨中无亲戚无后代赡养的孤寡老人,村民都捐钱赠粮粮供养至其辞世,死时出钱买棺椁安埋。现在虽有民政补助,村民也仍然会提供帮助。
布依族讲究长幼有序,辈分有别。年长者在任何场合,不论贫富都会得到尊敬,宴席时让长者坐堂屋神龛下的上席,外出时和长辈同路,要帮其挑东西,小辈坐在老辈面前不能跷二郎腿。
人们到布依村寨去受到村民的热情好客,都会赞叹布依族村寨是金盆富饶之地,文明礼仪之乡。
迎客酒
回娘家
拦路酒
打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