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架古渡口
岩架位于册亨县城东面的北盘江畔,与望谟县油迈乡隔江相望,自古以来是北盘江的一个渡口。随着盘江航运的发展繁荣,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的通车,岩架成为了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的新兴城镇。
岩架古渡因北盘江航运而得名。司马迁的《史记》中“江广百步,足以行船”的古牂牁江就是今北盘江。古夜郎人以此江舟楫之便出行或进行商贾活动。到了清末民初之时,北盘江航运最为兴盛,上通(贞丰县)百层,下通粤(广)西。因滩多水急,上航每天不过15千米,下航不过30千米,于是沿江村寨便设了很多渡口码头,岩架便是较为繁华的渡口之一。民国中、后期,由于兵匪猖獗,杀人越货之事时有发生,因而商贾渐少,渡口萧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复兴。
被淹没前的岩架老桥
1958年,修建册(亨)独(山)公路,开始在岩架置渡船以渡车辆和行人,1972年,设黔西南州航运中心站。1974年7月,岩架第一座大桥通车。1998年3月,撤花冗乡设岩架镇,镇政府驻地在岩架。2001年7月,龙滩电站开工建设,2006年,大江截流后的淹没水位高375米,而岩架镇政府所在地将被淹没。县委、县政府决定,岩架镇政府向后搬迁,从此开始大规模地建设镇党政办公楼、学校、卫生院、街道、集贸市场等。依托水陆交通优势,库区移民也到镇政府周围建新房,开设旅馆。2002年,修建安(龙)册(亨)望(谟)油路,同时修建岩架第二座大桥。2006年,龙滩水库截流后淹没第一座大桥,因此桥影响航运交通而被炸毁。2012年,修建望(谟)安(龙)高速公路,兴建岩架高速公路大桥,并在岩架开匝道口,2015年底通车,册亨县城和望谟县城到岩架各只需15分钟。2009年,岩架码头扩建,计划可停泊1000顿位的船舶。2009年,县、镇政府开发岩架新寨布依文化风情园,规划建设船舶停靠码头、活动广场、居民区、别墅区、观景区、野钓区等,景区以布依民族风格为主,凸显布依文化元素。园区已建成布依民居村庄房屋及硬化道路,便民码头,野钓座位,卫生公厕,垃圾场等公共设施。
现在,镇区建设已形成规模,日趋完善。油迈乡政府和岩架镇政府分别建在北盘江东西两岸隔江相望的山腰上,江水在山脚缓缓流动。江面船只穿梭,有满载煤炭或矿石的500吨级、1000吨级的货船,有载客到龙滩电站观光往返的客船,还有沿江村民自用的货船和渔船。每当暮色降临,舟楫泊岸,游客和年轻的船工便换好服装、精心打扮后步入镇上的歌舞厅跳舞或结伴同唱布依情歌。夜晚华灯映照江水,显得十分宁静。这时,有垂钓者在江岸灯下静静地等待收获。但最为壮观的还是横跨大江的两座大桥,从远处望去,如空中彩虹,似银链横江。
岩架盘江鱼远近闻名,黄腊丁、罗非鱼、鲶鱼、鲤鱼应有尽有。以清水煮鱼为主,配上姜、砂仁、花椒和本地江边生长的桂叶香,要是喜欢吃辣者就加上酸辣椒,汤鲜味美。这里几家鱼馆都生意兴隆。兴义、兴仁、安龙距岩架有一个小时车程,贞丰从百层下江不到一个小时也可到达岩架欣赏美景,品尝盘江鱼。
岩架也是摄影家的乐园,最佳的取景点当属望谟油迈乡政府门前,这里地势较高。镜头向西,当太阳将要落山时,晚霞染红大地,远景为凸显的群山,中景是岩架城镇建筑物,近景是公路双桥与桥下平静的江水。这时按下快门,就可得到一幅层次分明的逆光佳作。要是夜晚拍照则更有意境,远山朦胧,中景为楼房中点点灯光,映照江边船舶,近处有双桥车灯如彩绶,一幅盛景在眼前。
岩架码头
岩架渔港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