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生育
婚恋习俗
册亨县布依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且同姓人一般不得结婚,但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旧时布依族有一个习俗,若妻子多年没有生育能力,或是所生育儿女成长状况不佳,经寨老或家族父辈同意,可以纳妾,纳了妾后正房可能就有生育能力,或者她所生的儿女就能健康成长,而且妻妾之间一定会和睦相处,这个习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已经不复存在。婚恋上有自由恋爱和说媒提亲两种形式。自由恋爱就是人们常说的“浪哨”,通过浪哨来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
接亲
婚姻要经过提亲、订婚、结婚等程序。当小伙子看中哪家姑娘或男方家长看中哪家女孩时,就请一对媒人前去提亲,媒人带上糖果、糍粑等礼物到女方家,说明来意后,征求女方父母和姑娘本人的意见,若女方家同意,就会收下媒人带去的礼物,或女孩把“三摆”(约为九米)布和一双布鞋放在提篮里让媒人带回,把布和布鞋当作信物,表示同意了这门亲事。在布依青年男女“浪哨”时男方也会这样唱:“三摆做短衫,七摆做长袍,想我给整套。”女方若不同意,当天或第二天便把男方家带去的礼物送回去。
订婚这天男方家去女方家主要是讨八字,讨八字要喝酒,称为“讨八字酒”。男方家的媒人到女方家去,女方家在堂屋中的神龛前摆上八碗酒,并将姑娘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压于任一碗底下。媒人只能凭直觉去找,若揭起一碗没有压着姑娘八字的酒碗时,媒人就要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再揭,直至找到姑娘的八字为止。得了八字,由媒人打着伞,抱着一只大公鸡一起把八字带回男方家,到家门口时家里人放鞭炮迎八字进门。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让一对押礼先生和一小群人拉着猪带着酒到女方家。结婚当天,男方家的媒人、接亲娘、伴郎等前去接亲,所去人数为双数。女方办酒席这一天,亲戚朋友们都来帮忙,但新娘本人是不做家务事的,人们说,如果这天新娘做家务就会被人笑话,会被说等不及要出嫁了。晚上新娘出门前要摆一长桌“亲友宴”,这桌人是女方最好的朋友们,陪新娘出嫁前在娘家吃最后一顿饭,祝福新娘安家后一切顺利。陪桌的还有从男方家来的接亲娘,这桌要“推鸡头”,上桌后首先开口的应是接亲娘,因为这是从男方家带来的酒和肉,若不先开口请大家动筷,会被视为不高兴让大家吃这顿饭。而且鸡头推到接亲娘面前的次数特别多,若是接亲娘不会用言辞推脱就要喝酒,如此往来,直至新娘出门的吉时才散去。
新娘出门前有梳头婆来梳头更衣,梳头婆要家庭完美即不守寡的人来当,预示姑娘以后的日子也是富贵双全。梳头时姑娘就开始哭,这叫“哭嫁”,是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据说哭声越大,以后的生活就越幸福。到了吉时,新娘到堂前,手握两把竹筷,由兄长背其出门,跨门槛时新娘把左手竹筷向前扔,右手竹筷向后抛,表示新娘出嫁后两家都幸福安康。到大门口由接亲娘给新娘换上新鞋,伴娘打伞,新娘随着接亲娘一起出门。男方提着四方灯和装满水的葫芦,一路上翻山越岭或遇沟过桥新郎都要给新娘红包,叫“走路钱”。
到了男方家也要择吉时进门,若吉时未到,就先在门口等。吉时到了,新娘向新郎要红包,叫“跨门槛费”,大门前放马鞍、火盆,新娘要从上面跨过,方能进入新郎家中。到大堂前,新娘新郎拜堂后就进洞房。关于入洞房,布依族有这样一种说法,谁先进,谁管家,因此新郎新娘都抢着入洞房。
洞房里,有坐屋婆来为新娘铺床,之后三天内都要与新娘一起在房间里吃饭。新娘入洞房后,要坐在房间内的草凳上,且草凳的方位要摆在吉利方位,据说若方位不好,会导致新娘不孕不育。次日早晨,新娘用新帕子新脸盆给公婆打洗脸水。此时,公婆会给新娘红包,称为“改口费”,从此以后新娘就称公婆为爹妈了。待公婆洗过脸,便带着一包糍粑到寨中找一家跟自己同姓的人家认作自己的“后家”,之后每年都要到他家拜年,将这家当作自己娘家。
吃早饭时,新娘要给长辈倒茶倒酒认识亲戚,知道哪位长辈怎么喊,而每位喝茶喝酒的长辈都会给新娘红包,并送上祝福的话。
过去,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三日即返娘家,这就是布依族不落夫家的习俗,如今的布依族青年男女结婚之后便生活在一起了。
此外,如果哥哥姐姐未成家,而妹妹先出嫁的,男方必须拿红包给哥哥姐姐,称为跨长兄(姐)钱。布依族姑娘结婚,男方大致出以下几种钱:彩礼、母奶钱、私房钱、走路钱、跨门槛费、改口费、跨长兄(姐)钱等。
生育习俗
册亨县布依族新婚媳妇在怀孕期间,不吃黄牛肉、羊肉和母猪肉。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娘家要来给姑娘“guehbaangl(做邦)”,叫“baanglganc(邦敢)”。布依族把每月上旬叫上月,下旬叫下月,这个“baanglganc(邦敢)”一般是在下旬做,“上”意为难,“下”意为“顺”,在下旬做邦,意为能顺产。相传,怀孕的女人如果不幸身亡,再怎么超度都进不了天堂,因为神灵嫌她们脏,嫌她们臭,于是她们只能住在“damz(水塘)”里,整天被水浸泡着。神灵对她们说要永远住在水里,除非能找人来替代,才能够解脱。因此,妇女怀孕后,都必须找摩公来“gaaic baanglganc(解邦敢)”,不然会被死于难产的妇人们捉去当替身。“gaaicbaangl(解邦)”时,娘家要带1升糯米(在当地,1升米约有2千克,下同)、2个红鸡蛋、1只公鸡、两提粽子(每提6至8个)、2包花糯米饭、1张包单或二尺花布。还有娘家的亲戚如伯母、婶婶等,也会带上鸡或鸡蛋一同前往。到了姑娘家,公公婆婆请摩公和娘家人一起,把从娘家带来的东西和自家的1只公鸡到水边招魂。结束后所杀的那只鸡一半给摩公,一半给外家最老的长辈。娘家人回家时,夫家要打糍粑,给娘家人每人分1包。
婴儿降生后,要将小孩双手双脚与身体一并用棉布包好,用1条布带缠绕3圈,让双手双脚在这一天不能乱动,叫“捆手脚”,以示将来守规矩。这天女婿要抱一只鸡到外婆家“报喜”,若是男孩,便抱公鸡,随后外婆家也让女婿抱一只母鸡回家;若生女孩,就抱母鸡去报喜,回来时外婆家人也让女婿抱一只公鸡回家。“坐月子”期间,床脚要放一瓶水,称为“奶水”。传说如果不放,奶水会被别人“抢”走,特别是有身孕或哺乳期妇女来探望时,奶水会被她们“抢”走,孩子的母亲就会奶水不足。婴儿出生后,根据新生儿的八字命理,有的需要拜“干保爷”,或在家神上放一碗水,谁第一个进家门,谁就是“保爷”。或请摩公在路边为新生儿“搭桥”,祈求保佑,通过的第一个路人即为保爷。然而保爷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因此有拜石头为保爷的,也有拜树木为保爷的。
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主人家杀猪敬祖,亲戚朋友前来祝贺,给孩子做新衣新帽,外婆送背带,外公取名字。所取乳名不能与双方亲属、寨中同族人重名,否则将被视为不孝敬长辈,对祖宗不忠诚。那天要给孩子写生辰八字,男方家需出1升米、3炷香、1元2角钱(20世纪的价位)、2个红鸡蛋、1杆秤、酒、肉、糖果等。若是男孩,还要加上笔墨纸砚,意为期望孩子知书达理,若是女孩,就加上针线布匹,意为期盼女孩心灵手巧。取好名,写好生辰八字后,大家举杯共饮,送上祝福。
未满月的产妇不能随意出入村寨任何一家,否则视为不吉利、不干净。满月后第二天清晨天微亮时,男方家则将妇女在坐月子期间吃的鸡蛋的壳,根据布摩先生推算的方位将其倒放在三岔路上踩碎,其意为所生的小孩可出家门见天。布依族有一句俗语:“生男孩二十九、生女孩三十一”,意思是说生男孩后29天、生女孩后31天方视为满月。满月那天要背小孩,抱大公鸡,包花糯米饭到外婆家。回家时,外婆家要给1只新碗1双新筷,2个红鸡蛋和1只鸡,用来“陪魂”。另加1本书1支笔,并给红包,意为希望孩子今后快快长大,生活中应有尽有。
背妹出门
扫轿
酒席
火塘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