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生产生活
所属图书:《册亨风物志》 出版日期:2016-11-01 文章字数:1996字

生产生活

布依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耕民族。在过去,农业生产模式以人挑马驮、男耕女织为主。在农业生产中,牛成了主要的耕种工具。布依族家庭中有几弟兄的,成家后都要分家,父母一般与最小的儿子同住,或父亲跟兄,母亲跟弟。但在分配财产时,要留有父母的养老田,父母跟谁就由谁耕种。

耕作

生产习俗

在每年的腊月,人们就已经把田地全翻松,称为“腊月通田通地”,清明节前后开始撒秧播种。有这样一首歌:“三月清明正撒秧,情妹成家哥不忙,年年都有分龙雨,季节到了慢商量。”撒秧前,先选好谷种,用水浸泡,待两三天谷种开始发芽后便撒到秧田里。秧田要犁得特别碎,而且施肥要适当,太“瘦”了秧苗长得不好,太“肥”了秧苗会“醉”。秧苗大概要一个月左右才能移栽,这期间农户们便把要种的田块犁好,田多农肥少的农户,便到山上去采摘嫩枝嫩叶,放到田里浸泡,使之腐烂作肥。现在很多农户都从人力耕田换作了机耕,在肥料上也由农家肥改为化肥,而且几乎都不用人工除草,直接撒灭草剂。

栽好秧后就要“扫虫”。“扫虫”这天要杀狗,先在田坎上插上小白旗,点香,敬酒,再把热乎乎的狗血顺着田坎一路淋过去。贫困的人家也可以在田坎上插上白旗之后拉着狗往田坎上跑,再烧香祭拜,就不用杀狗。传说“扫虫”能达到驱邪驱虫的目的,秧苗便不会遭受虫害。

过“了年”之后,村民们便开始种小米、黄豆和棉花。因为小米在五六月份就成熟,到时便可以解决困难户的温饱问题,而棉花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物。种完上面这三种作物,再种别的如苞谷、旱谷(陆稻)等。

在生产习俗中有很多禁忌,首先大年初二、春分日、立秋日不做农活,也不进庄稼地。立秋日的布依话叫“liaauzsiaaul(瞭啸)”,传说“liaauzsiaaul”是一种怪物,在立秋这天小孩不能出门,而且大人要给小孩子们煮红鸡蛋,称为“陪魂”,以防小孩被吓着。大人若要出门,便要戴草帽,以免被“liaauzsiaaul”砸伤。立秋的前一天,家家户户要到田里扎好稻草人。传说这样做以后,“liaauzsiaaul”一来就先砸到稻草人,庄稼就不会受损。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二十二这三天也不能上山做农活,这几天要忌鼠嘴、忌乌鸦嘴,有“你动我一天,我动你一年”之说。若是这三天上山做农活,会惊动老鼠和乌鸦,那么这一年,庄稼就会被它们糟蹋。二月初二这天称为“龙抬头”,这天不能上山做活,也不能到井里挑水,以免动了龙头,断了龙尾。逢火、逢雾、逢巳日也不能撒秧。

生活习俗

作为稻作民族,人们最关心的当然是来年粮食的收成情况。所以,在册亨县的布依族村寨中,除夕夜供完祖宗后,要先打饭喂狗,狗盆里一边盛饭,一边盛肉。看狗第一口吃的是什么,若是先吃饭,说明来年的庄稼将不怎么好,米要贵;若先吃肉,说明肉贵,但庄稼一定有好收成。正月初一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到牛圈里看看牛是躺着还是站着。若牛站着,说明来年会缺少雨水,牛都睡得不踏实;若牛是躺着,说明来年雨水充足,牛能安心睡觉。人们还认为,正月初一那一天,你若起了个好头,那么你来年都会顺顺利利。因此,这天早上大人们会让小孩读书,小孩那天要是读书了,以后就不会厌学。而姑娘妇女们,则天不亮就带着1柱香、3张冥钱、几缕新布条和1串鞭炮到井边取“灵水”,取过“灵水”的姑娘妇女们来年将会更加心灵手巧。

有句俗语说初一不忌,初二不动(指不动刀、不动锄、不做针线活、不扫地等,几乎除了吃饭什么都不能做)。若这天动到铁的东西,这一年将遭人说闲话;若这天扫地,这一年屋里的跳蚤将会特别多。大年初一的火不能熄,也不能敲落火烟头上的火子,不然会把柴(财)都敲落,也不能吹火,不然上山做活时会被大风把沙尘吹到眼里。且从初一到十五房前屋后不能悬挂晾晒衣物,确实需要晾晒的,只能挂到离寨子较远的地方,或挂在屋里隐蔽的地方。若十五之前在屋前屋后晾晒衣物,整年的风将会特别大,会把房上的瓦片吹掉。正月十五之前哪家在门外晾晒衣物会被全村人谴责,并且要杀狗来“扫寨”。

在布依族人家中,正月第一次出远门,要择吉日,起房盖屋也要择吉日,去探望病人也要择吉日,一是怕让病人病情加重,二是怕疾病转移到自己身上。在布依族村寨,几乎每村每寨都有会看吉日的人。

生活上的习俗,还主要表现在家中媳妇的行为规范上。在布依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媳妇不能坐靠椅、不能跷脚,也不能穿短袖衣服和短裤,不能披头散发;不能与公公、伯伯坐在同一边,且坐火炕边时不能坐在公公、伯伯的正对面。另外,公公、伯叔也不能进媳妇的房间。这么多的规矩,既是对媳妇的一种约束,也是布依族尊敬老人的具体表现。

火塘

蒸酒笼

织布机

大秤

风簸

鼎罐

摘谷刀

铁锚

小磨

大磨

碓窝

土法榨蔗糖

囤箩

石碓

水碾

鱼篓

水碾部件

鱼笼

提壶

竹篮

油篓

竹筒饭盒

筲箕

竹篓

草凳和竹凳

筛子

竹箩

粮仓

马鞍架

木制榨糖机部件

实木雕刻的雕花家神

挞斗

纺线机

打宾烟叶

戥子秤

马掌

酒坛子

粑粑盆

木甑

磨耙

立耙

篾帽

尧筐

蓑衣

簸箕

土法制红糖

搓棉花

盐水面

推磨

册亨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