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这方布依人
所属图书:《册亨风物志》 出版日期:2016-11-01 文章字数:1319字

这方布依人

在红水河上游的双江口以西,聚居着这样一个少数民族群体,他们生活在南、北盘江环抱的土地上,这里群山巍峨,草木葱郁。由于长期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和劳作,他们在创造独特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铸就了自身的优良品质和独特个性。

布依族少女

一方面,由于地处边远山区,长期处于的半封闭状态,使得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征,自然发展和自得其乐的生存状态使他们选择了闲适、和谐的生活方式。由此而形成的生存观念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切合,使他们成为一个浪漫多情的群体,这一点可以从当地浩如烟海的布依族民歌中找到佐证。同时,由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今天的册亨布依人仍保留着谦和、含蓄的性格。例如在布依族民歌、特别是“浪哨”歌中,其表情达意时往往运用比兴手法,体现出他们委婉而细腻的风格。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待人接物则比较注重方式方法,言谈举止表现得幽默和机智。

另一方面,由于布依族人注重教化和修养,在与大自然乃至与其他民族的长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隐忍、谦让的朴实性格。他们教育子女一般都很严厉,日常行为有严格规范,“非礼勿取、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痛恨巧取豪夺、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行为。他们倡导尊老爱幼,家人乃至亲朋好友之间要互相关爱,友好相处,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布依族寨子中,至今还保留着“忍嘴待客”的待客之道。这种先人后己的忍让精神,体现了布依族舍己为人的优良品格。另外,在古老的布依族摩经《嘱咐经》中,对亡灵就有“在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上,左边是苗族的田地,右边是汉族的田地,不要踩别人庄稼,不要让四邻惊醒”的嘱咐,充分体现出布依族人自古以来与世无争的秉性。当然,布依族的这种过于隐忍、谦让和与世无争的性格,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会使自身处于劣势,这也是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需要克服的弱点。

再一方面,由于民风淳朴,这里的布依族同胞尤为善良和热情。他们与外来客人友好相处,甚至把来客都当作亲人来对待。无论认识与否,客人走到他们家里,通常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他们会把家酿的米酒和好菜都拿出来,与客人同享。遇到“席巴热”(摘刀粑)等节日,客人们在布依人家喝到酒酣耳热,临走时,主人还要把做好的糯米粑、褡裢粑等打包好送给客人,让其带回去与家人分享。

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在南、北盘江两岸的布依族人,与山和水都有割不断的联系。绵延的群山,既有奇峰竞秀的喀斯特景观,又有蓊郁苍翠的丘陵山地。悠悠的南、北盘江,时而碧波荡漾,时而澎湃汹涌。一代代的布依族人,一身正气,嫉恶如仇,曾经在这里与自然灾害搏斗,与封建势力抗争。一代代的布依族人,在这里劳作和创造,锲而不舍地努力劳作,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正因如此,多姿的生活经历铸就了他们勇敢顽强、丰富细腻的性格色彩。他们不仅具有山的性格和水的情怀,更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滴水穿石、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在这里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朴实灿烂的布依文化,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就是南、北盘江畔的布依人,一个有着铮铮铁骨而又柔情似水的民族,的确值得人们去认识和结交。

布依族主持人

百岁老人

布依族老人

布依族老人

布依族女童

布依汉子

册亨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