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解读之四十一 民国《兴义县志·序》(一)
所属图书:《兴义文史资料解读》 出版日期:2014-06-01 文章字数:1780字

解读之四十一 民国《兴义县志·序》(一)

民国《兴义县志》封面

原文:

译文:兴义自设县以来为时仅157年,属地占西江上源的南盘江,其间变乱一个接着一个,一切军事政治社会之沿革没有专门的文字记载,倘使时代久远,文献更加不好征集,本乡先辈非常忧虑这件事。多次组织机构,纂修县志,徒然因为人事变换,没有成功。民国以来中央及省府多次征求地方历史资料,都遗憾地告知没有,即使偶尔寻访收集到一些零星资料,苦于无法满足需要。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冬本县奉省府转内政部通令,创设文献委员会,连发组织规程及地方志书纂修办法。于是县长庐励齐召集同志开会推举确定委员若干人,提议纂修县志为本会唯一工作,同时推定蒋芷泽为主任委员,杨可文、唐守一、刘敬吾、吴炯心、罗心则、周星聚、三弟蒋叔雨、四弟蒋秋溪从事采访编辑,遵照中央纂修志书办法,各自分担相应的工作。

原文:

译文:这项工作开始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正月,完成于三十七年(1948年)秋九月,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杀青始竣,分工合作,不分地域,撰写八卷,简轶无多,愧采未广,我因此心怀不安。想到自己学识浅陋,能力薄弱,当初接受任务开始就害怕被后人讥笑自不量力,如今幸告成功,聊可安慰长者的期望。勉强可以说,县志的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其意义则是保持旧道德,内容深入显出。回想还没有完工的时候,心想过去前辈无法做到的,今天也不一定做得到,不过利用时代所能提供的情况罢了。过去没有的材料,今天突然拥有了,这样的意义就很大了!我认为即使有一定基础,编了这部县志,也还不如等待将来贤者修正,理解我怪罪我,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一、史料来源

选自民国《兴义县志》。1947年编制,纸质,抄本。1966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2013年翻印。

二、作者介绍

蒋芷泽,兴义黄草坝人。民国元年(1912年)当选为贵州省议会议员。民国三年(1914年)在安龙、兴义任教。民国九年(1920年)任丙妹分县(今从江县)知事。年底回县任教。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任兴义县文献委员会主任,主持编修民国《兴义县志》。1952年病卒。

三、解读

这篇序将民国《兴义县志》编纂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民国《兴义县志》寄托了几代兴义人的期望,几经周折,最后在1948年完成。国民政府要求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对编写办法等均作了具体规定,这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县政府集中了兴义最有学问、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从事县志的编纂工作,这是兴义历史文化信息的集大成,吸取了咸丰《兴义府志》的成分又有所辨析,有所创新发挥,这也是不容易的。从前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对民国《兴义县志》吸取不够,研究不够,重视不够。事实上,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延续性,不能非黑即白,不能因其有一定时代的局限性、阶级的局限性而否定一切,“今之视昔,犹后之视今”,我们今天修志在后世看来同样有其局限性。作者蒋芷泽在文中所表现的是一种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态度,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后世应学习这种态度,这就是我们选取这篇序及解读它的缘由。

兴义文史资料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