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丰富温馨的苗族“花园”文化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795字

丰富温馨的苗族“花园”文化

莽莽苍苍的马郎坡,如一道屏风横亘于龙里南部,与县城相距10余公里。坡顶是延绵数10平方公里的平台草地,海拔1600多米,民主苗族挑花艺术之乡的20多个村寨就散布在这高山平台上。

民主乡的王寨坐落在平台的边缘。平台在上,寨子居下。平台与寨子之间是一匹数十平方米的天然斜面石板,一条不甚规则的人迹小路从石板上滑向寨子。石板路旁的平地上,有一处用柳条和树枝编织围成的圆圈。高1.5米,直径3米,留有门。人们说这是苗族姑娘“挑花”的所在,俗称“花园”。

“花园”是苗族姑娘们挑花的园地,每个苗寨视姑娘的多少都设置有数目不等的“花园”。王寨的这个“花园”,每年正月初六至十一,未婚嫁的适龄姑娘来到里面,围着燃得旺旺的柴火,施展各自的挑花技艺,一针一线地挑进她们的心意,寄寓她们的情愫,不时放飞她们相互交谈和逗趣的笑声。每当此时,“花园”外的斜面石板上坐满了苗族后生,于是一组组对歌便在园内外交相飞起,歌声朗朗,情意绵绵。“花园”内的姑娘更显得心灵手巧了。挑出的花色图案情景兼容,更加富有生气。如此的社交场合,既丰润了挑花艺术,又相上了意中人。可以说,无论歌的艺术、舞的艺术,还是挑花艺术,都是从“花园”里飞出去的一只只斑斓的艺术之鸟。

走进王寨,这种感觉就更浓郁了,翠竹森森,林木葳蕤,饱蕴着勃勃生机。浓阴深处,田间地头,不时传来高亢多情的苗歌。小学操场上正跳苗族《斗鸡舞》,舞者是两个后生,上穿大红挑花衣,下着黑色百褶裙,胸挂银项圈,背披挑花背牌,手捧芦笙,正激烈地吹奏着,旋转着,舞蹈着。特别是他俩身上的背牌、花带,无不挑绣着精美的图案。围观的苗族同胞亦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荟萃着挑花技艺的精美。

民主乡的挑花大都以黑布为底,上挑大红或朱红图案,间或配以白、绿、黄色,起到“点”、“跳”色的作用。图案讲究上下左右对称,内容多为房舍田间、花卉鸟虫,近年还出现了天安门、桥梁、集市等。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