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都江古城垣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621字

都江古城垣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柳江、排长河环绕的山坳上,依山而建的都江古城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清代雍正时期在贵州水族、苗族聚居区施行“改土归流”而新设置的“新疆”六厅城之一。该城垣平面布局呈椭圆形,周长约2公里(1915米),高3~7米不等,厚2.5米左右。城垣设四门城楼八炮台,另辟有小南门“用便汲水耳”。城内原建成有文昌阁、关帝庙、城隍庙、龙王庙、万寿宫、炎帝宫,城外有南北教场(练兵场)、水师营等。现存“东、南、西、北”城门及“小城门”、城墙、道台衙署一栋,城内尚有石拱桥及片石铺就的部分街区和驿道等。

都江古城垣始建于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初系土筑。次年,贵州布政使常方伯察其地势,以“苗初归附,土城易圮,难资震慑”为由,呈准改建石城。十一年(1733年)由都江厅通判邓澜主持修筑,逾年竣工。二百六十多年来,它经历了清咸丰年间(1855~1871年)都江罗光明、罗天明等领导的苗族反清起义烽火,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美军飞机轰炸的劫难。时至今日虽然壮美不再,但雄姿尚存。

都江古城垣是都江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是都江地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历史见证。它见证了清代以来三都及都江地区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和经济的兴衰过程,见证了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全过程,见证了轰轰烈烈的罗光明领导的各族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见证了都江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