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276字

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

在抗日战争史上有“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之说,这座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9公里处,是广西进入大西南的要冲,在二战期间是中国西南铁路终点站,黔桂公路的必经之地。

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日军为摆脱不利局面,于1944年发动了侵华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一号作战计划”,先后发动了豫、湘、桂会战,在打通平汉、长衡线,攻占郑州、长沙、衡阳后,从广西北犯贵州,欲进攻大西南腹地。侵华日军希望孤注一掷,以打通桂黔大陆交通线。

1944年冬,日本侵略军第3师团、第13师团主力,日军集结50万军队发动了豫、湘、桂战役。12月初占领山、荔波、三都、丹寨等县,一时间黔南大地烽烟四起、日军四出烧杀淫掠、横尸遍野,独山县城被7天7夜大火全部烧毁,黔南人民和逃散到独山的19000多人被日军杀害及冻饿而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敌势猖獗,陪都震动,蒋介石急调29军由川入黔,先头部队第91师在师长王铁麟将军率领下抵独山。之后,由冯玉祥将军创建的29军在军长孙元良率领下抵独山,与王铁麟师长协同指挥对日作战。

日军的暴行激起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愤怒,许多仁人志士、爱国青年纷纷组织起来英勇抗敌。29军、91师在独山各族民众的配合下对日作战,使独山深河桥成为日军不可逾越的障碍。阻止日军入侵独山的著名战役“黑石关战役”成为抗战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为阻止日军继续前行而被盟军炸毁的深河桥成为“最后一桥”。独山人民乃至黔南人民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正如1945年元旦,中国政府在告全国军民同胞文书中指出:“要以去年为危险最重而受患最深的一年,敌人侵犯到贵州独山,这一年实在是第二期抗战中最堪悲痛的一页”。“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这一史实载入抗战史册。从29军卢沟桥奋起抗战到29军深河桥独山抗战,历史的巧合演绎了八年抗战的悲壮。

侵华日军从独山深河桥撤退后,便节节败退。从此日军入侵西南腹地的妄想破灭,深河桥成为侵华日军败亡的转折点,日本侵略军深入我国最远最后的地方就是独山深河桥,此后至日本无条件投降近一年时间里,日军再无反攻。所以,独山是在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特殊的和重大意义的地方。深河桥成为侵略者灭亡的见证,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丰碑。

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的日本侵略军在黔南独山遭遇了侵华的滑铁卢,再一次证明了正义必能战胜邪恶。独山战役的胜利,不仅是普通民众保卫家园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胜利,带给人们以民族自豪感与民族精神力量。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而建的“深河桥抗日文化园”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重要红色旅游景区。园区占地500亩,由广场、卢沟晓月、民族门、万魂墙、贵州抗战陈列馆、黔南人民抗日纪念碑、烽火台等组成。园内以大量史料、图片及实物等向世人讲述当年人们投身抗日救亡、英勇抗敌的历史事实,展现了黔南独山人民的淳朴智慧、英勇顽强的品格。面对日军的残暴,独山人没有屈服,有的是奋起抗击,有的是一股撼天动地的中国力量,这股力量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