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古朴雄浑的旧治城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954字

古朴雄浑的旧治城

旧治,是贵定县过去的县城。旧治古城虽经近四百年的历史沧桑,现仍保留一段城墙和建设城墙的碑记。这篇碑记在资料匮乏的今天,弥足珍贵。

旧治古城垣,现在仍较为完整地保留600多米,城墙依山而建,高3米、厚2米(含土方部分),石墙墙体厚70厘米。原修的四个城门,现仍保存南门城楼和西门门洞。南门名曰朝阳,西门名曰西安。南门城楼面阔5米,进深4米,高4米。楼系单檐歇山顶,与一般城楼无异。西门洞较南门稍矮小些。外城门两扇,木制,用三四公分厚的铁板钉于其面,上用凸形圆钉钉着;内城门为两扇纯属木门,不如外城门坚固。城墙上现还保存几处垛口。城墙外原来修有3米宽、2米深的护城墙壕沟。南城墙上原来用蓝靛书写的“城防模范”四个斗大的字,南城门边写着这样两副对联:一联为:“旧治旧城,规模存旧;新机新器,气象更新。”另一联为:“仰望山城峦旧迹;遥看村路忆贤踪。”“城防模范”这四个字是否与当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历次出兵征讨苗民有关或是与咸同兵事有关就不得而知了。据《冯氏宗谱》载,张广泗从雍正六年至乾隆元年就有四次征讨、镇压古州、台拱等地少数民族起义。清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各族人民大起义,旧治城是当时交战双方激烈争夺之地。同治二年冬,贵定城陷,“犹力扼得封关以巩旧县,鏖战二月余,公(指团总熊锡龄)且战且走,殿军回保旧县,以障省垣”。“由贵阳取道旧县,军事方便”,“回保旧县,以障省垣”均说明旧治地理位置的重要及城墙的坚固。

《建设贵定县碑记》是由明末贵定籍人邱禾实撰写的。原碑虽已不存,但碑文却收入《贵定县志稿》中,详尽地记述城墙修建的情况。当时大家举有政声的贤者、治独山的万太守负责修城。万太守到任后,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各户的情况,量田助工,合理负担,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最后在很短的时间,花费较少的钱而将城修成。“先是,议城约费二千缗,犹虞不给。公至,拓地鸠工,因民情而盈缩焉,百工咸悦,才请金千四百缗,而城工讫”。城建成后,又是一番新气象,城四门,每相距百余丈,楼橹称之,壕堑又称之。自是,县治巍如,象魏秩如,比屋翼如,人之视贵定,又不啻通邑大都也。县城修好后,民心思治,乐受教化。从此,“蚩蚩之民,心志日易,习俗日移,周公、孔子之道差可渐被”。

历经风雨残墙在,今碑文重刻。登斯城,读斯文,当生发热爱乡土的情愫。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