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24道拐
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可以说是战争史上极其艰难、曲折,令世界广泛关注的一次战争。为抗日战争而修筑的“史迪威公路”间的24道拐,其修筑的艰难程度和弯曲程度也像抗日战争那样令世界关注。
24道拐于1935年由西南公路局勘测设计并修筑。由于工程异常艰险,民工多是借用绳索于悬崖绝壁之上开山凿石。加上当时兵荒马乱,人心惶惶,24道拐公路常常是修修停停,停停修修,直到1936年9月才竣工通车。24道拐位于晴隆西南1公里,即302国道上。从晴隆山脚的大水沟至鸦关关口,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6米,坡度为60°,全程约4公里,自关口向关下蛇形延伸,由12个“S”形弯道构成,总共24个弯拐,故称“24道拐”,简称“24拐”。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封锁了海空运输线,史迪威公路(重庆经贵阳、昆明至缅甸的公路)成了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运输通道,可以说这条公路是抗战物资运输的“大动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生命线”,24道拐又是这条“大动脉”上最为险要的关键路段。公路一侧傍山,一侧临崖,坡陡、弯多、弯急,泥沙路面,车行至此,稍有不慎,即会坠下万丈深渊,或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为弯急路窄,还经常堵车。为保障迪威公路畅通无阻,美国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陆军战时生产服务部驻晴隆办事处,成立了“公路改善工程处”,由美军工兵技术人员设计,美军“1880”工兵营于1942年与晴隆县千余名民工对24道拐进行改弯、拓宽、加固路基等工程。经过民工们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的奋战,24道拐公路改造竣工,大大地提高了公路的运输能力,保障了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达抗战前线,中美两国每天三千多辆运输车往返奔驰在这条生命线上,三个月内将45万吨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到抗战前线,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24道拐是中美两国在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的丰碑,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友谊路”、“连心桥”。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8月,鉴于24道拐屡发车祸,贵州省交通厅对最险峰处进行了改造,减除了2道弯拐,对路基也作了加固整修。如今的24道拐实有22拐。此后,贵州省政府为了更好地解决西出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在原24道拐旁另修了一条新路。虽然新路比老路空间距离长了一些,但大大减小了坡度和弯度,且路面宽敞、平整,视线开阔,西来东去的车辆从此告别了为抗日战争的军火运输立下丰功的“史迪威公路”的危险路段。如今这条新路又铺成了柏油路,而且更宽更平。新路虽好也安全,但是不少驾驶员和乘客路经晴隆时,仍有意重蹈24拐,充满着好奇、探险、怀旧。的确,24拐虽然险峻,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是光辉灿烂的,永远磨灭不了的,谁都想亲自投入它的怀抱,体味一下它英雄的风采。
24拐所处的位置古代是蜿蜒的驿道,道路沿线及周边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据传东汉名将寿亭侯马援佐南征行于此,时值盛夏赤日当头,将士们口干舌燥,人困马乏,只见一匹战马嘶鸣着以前蹄猛刨脚下的焦土,突然,铁蹄刨动处涌出一股清泉,众将士喜不自胜,忙掬而饮之,其甘甜如露,顿时神清气爽。后来人们在涌泉旁边建了一座寺庙,名曰“涌泉寺”。寺外设有茶亭,供来往过客饮泉解渴,乘凉小憩。寺内则供奉寿亭侯像,像下设有饮马池,有碑记题曰:“甘泉”。寺旁山岩上有文人墨客题写的“甘泉胜迹”、“云陵山色”、“鸟道千重”等摩崖石刻。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24道拐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关上新建的观景台上,游客可一览24道拐的“英雄”风采。也可步行或乘车漫游在抗战“生命线”上,踏着历史的足迹去寻找历史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