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贵州龙的故乡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680字

贵州龙的故乡

距324国道1公里、南昆铁路兴义火车站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绿荫村。

绿荫,这名字极富诗情画意的村寨,山美水美,令人陶醉。

步入寨中,到处是一片绿色。那高大挺拔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丝榔,大大小小,总有几十上百棵吧。其中最大的一棵,高10余丈,五六个人合抱不了,树冠如伞,傲然挺立于寨中间,几公里外都能看见。周围山坡,更是被蓊蓊郁郁、充满蓬勃生机的绿树所覆盖。

寨中有一口水塘,四五亩大,下有阴河相通,一年四季,从不枯竭。除夏季因山洪汇聚其中塘水显得浑浊而外,春、秋、冬三季,蓝幽幽,清亮亮,天光云影,树木房屋,倒映其中,倍增情趣。这就是绿荫塘。

布依语称有水的地方为“定”;青色、绿色、蓝色为“夭”。这水塘周围布依人家居住的寨子也就称为“定夭”寨子。昔日的“顶效镇”,今日的“顶效开发区”的“顶效”这一名称,就是从“定夭”演变而来。因此可以说,绿荫塘就是顶效的根。

绿荫塘充满了神秘。有水必有鱼。塘中大大小小的鲤鱼、鲫鱼,任人垂钓,这不足为奇。奇的是塘中有几十上百斤的大鱼,隔不几年偶尔出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寨中老人们说,当年红军长征经过顶效的头一年出现过一次,此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又先后出现过3次:第一次是1975年秋天,第二次是1984年7月,最近的一次是1994年7月。鱼群出现时,不是几条几十条,而是成群结队,成百上千。寨中的人们,把大鱼称为“门板鱼”,鱼类中没此种属,不过此称谓倒是形象贴切的比喻。鱼群中大的有五六尺长,小的只有几寸。大鱼在前,小鱼在后,有条不紊,秩序井然。鱼群在塘中畅游,时隐时现,时浅时深,摇头摆尾,悠悠然自得其乐。每天在塘中浮出水面三五次,每次几分钟或几十分钟。1984年7月鱼群在塘中先后出现了3天,此后也就深藏不露了。

在亿万年前,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球发生剧烈变化,海洋干涸了,变成了浅滩,变成了陆地。原来生活在浅海中的生物,被埋在淤泥里,与空气完全隔绝,不能氧化,因而也不会腐烂。经过若干万年,地壳不断发生变化,部分淤泥经过碳化,变成了化石。当然,生物要成为化石,需要若干条件,碳化只是其中之一。而要具备这些条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地球上的化石数量极少,化石也就显得尤为珍贵。

绿荫村山坡上的化石很多。其中在科学上极有价值的化石,就是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龙化石和鱼化石。早在1957年即被发现的龙、鱼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柱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著名科学家杨钟健教授研究,龙化石被命名为“贵州龙属·贵州龙科·胡氏贵州龙”;鱼化石则被分别命名为“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鳄鱼”、“兴义亚洲鳞齿鱼”。后来,这里又相继发现了“意外兴义龙”、“绿荫顶效龙”等。

绿荫山坡上发现的这些古生物化石,专家们后来都统称为“贵州龙动物群化石”。

专家们认为,在绿荫村采集到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是一重大科学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是贵州特别是兴义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保护、利用好这批财富,对于提高贵州和兴义的知名度,发展贵州、兴义的经济和文化,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1995年5月21日,《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以《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为题,对贵州龙化石给予极高的评价。此后,新华社、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及《人民日报》等国内外30多家新闻媒体,发出了60多条消息,对贵州龙化石群给予了全面的报道。

绿荫村,因贵州龙而声名远播。

2004年1月,绿荫村因以生物演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产地,与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一起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并成为公园的核心景点。

现在,当你走进绿荫山寨,除了尽情饱览寨中大自然秀美风光,浓郁的布依民风民情,品尝吊脚木楼下农家味美可口的特色餐饮外,还可以走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欧阳自远题写馆名的“贵州龙博物馆”观赏化石,增加科普知识,发思古之幽情,感大自然的沧桑,体验人生的美好,珍惜大好的年华。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绿萌,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南部卷(黔南、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