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发生在瑶麓的新事——昔日不嫁外族人 今朝瑶妹走四方
所属图书:《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953字

发生在瑶麓的新事——昔日不嫁外族人 今朝瑶妹走四方

过去从不和外族通婚的瑶胞,1988年以来有12位瑶家姑娘与外族小伙结婚,有的远嫁四川、广西等地。这在荔波县被传为佳话。

瑶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过去曾流传“先有瑶,后有朝(历代王朝)”的民谚。生活在瑶麓山乡的瑶胞,世代与大山为伍,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瑶家先人立下规矩:好事不出门,好女不嫁外头人。就连认过兄弟的覃、卢两姓也不准通婚。违反族规的要受到惩罚。按瑶族的习俗,姑娘长大后,就搬到另一间房子里去住,可与自己的意中人自由恋爱。姑娘房间的墙壁上有一小孔,名为“谈婚洞”。每当风清月明的夜晚,小伙子如约来“闹门墙”。如果姑娘睡着了,可用一根小木棍从洞里将姑娘弄醒,然后隔着板壁对歌。悠悠情歌委婉动听,荡气回肠,让人如痴如醉。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男女双方同意了,便转告双亲,举行俭朴的婚礼,就结婚了。

多少年来,瑶胞就这样延续自己的民族,繁衍自己的子孙,直到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交流活动的增加,新的信息不断传进偏僻的瑶寨,人们的视野开阔了。乡党委、乡人大、乡政府根据群众要求,对瑶麓婚姻制度进行改革,并勒石为碑,允许覃、卢二姓通婚,与外族通婚的禁令也取消了。1987年茂(兰)—佳(荣)公路瑶麓隧道开工,广西博白一位壮族小伙到这里承包工程,与一位聪明伶俐、勤劳朴实的瑶族姑娘韦又高认识、相爱,第二年他们就结婚了,后来同回广西。不久,又有一位名叫韦莲芬的瑶族姑娘与设在荔波的广西红茂矿的驾驶员相识,后来结婚也回到广西环江去了。这以后,不断有瑶族姑娘与外族小伙子结婚。四年一共外嫁了12个瑶族姑娘。

嫁出去的姑娘总是惦念着乡土,嫁到外省的常寄钱给父母,嫁到本省的还来帮忙干活等。去年韦又高夫妇得知家里死了耕牛,立即给家里送来300元钱买了一头黄牛,还买小猪崽来喂。

乡党委书记卢金银(瑶族)说:“一个自我封闭的民族没有希望,各民族是一家,瑶家姑娘外嫁是好事,是进步。”

乡党委书记卢金银(左)与记者在瑶麓婚姻改革碑前留影。

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