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镇在引进中起步
滔滔的樟江河,摇动一江灯火。四周高耸的山峦,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江边美丽的小镇——荔波县城玉屏镇。
玉屏镇是革命烈士邓恩铭的故乡。1901年,邓恩铭同志诞生在北街一个水族劳动人民的家庭里。以后到山东,由二叔供给在济南读书。读书期间,与王尽美一起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21年7月,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10月,他在济南壮烈牺牲。现在烈士的故居,已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烈士的家乡也大变样了。北门新辟了宽敞的大马路,两旁矗立着商店、电影院等高大建筑。街道上,郁郁的树木,绿荫如盖。出了北门,便是横跨樟江河的水泥大桥。乘坐班车,越过大桥,一天便可达广西金城江。往昔“茫茫一江水,隔河直喊天”的境况已不复存在。倘若你游兴大发,也可以从这里搭乘班车,到茂兰喀斯特地貌自然保护区去参观、游览,欣赏欣赏久远的年代,大自然给人类留下的这个色彩斑斓的标本,那才够美呢!
然而,玉屏镇的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地方工业的发展。过去这里工业基础很薄弱,人们吃酱油要到都匀、广西去买;汽车坏了,要拖到都匀、贵阳或广西河池去修;就连一点像样的糕点,也要从外地进货。1983、1984两年,县里通过省、州智力支边办公室搭桥引路,请省民建、省工商联成员到荔波搞技术咨询,又从广东等省区聘请人才,进行技术转让,情况立即大变。原贵定县酱菜厂副厂长、省民建、省工商联成员虞文尧,到厂改进酱油生产,四个月内生产出不生花、不变质的荔波纯味酱油。经省、州理化检验,达到三级标准。月产1.2万~1.5万斤,不仅满足当地居民需要,连都匀也有人慕名前来购买。贵阳大乐园糕点厂班长陈锦生,到厂七天,就制作出14种糕点,使边远地区的各族人民能够吃上味道甜美、松软可口的美味食品。过去酒厂生产大路酒,产品滞销。去年聘请广东省恩平县酿酒工程师师徒杰来厂指导,仅用五个月时间,生产出“古榕老窖”和“江南大曲”两种中级酒,投入市场后立即得到用户青睐。今年元月23日,山东、河南一次就签订了348吨的合同。省里一些部门也争先订货,销路大增。去年县里请省民建、省工商联成员,原毕节大修厂副厂长吴启明以及毕节大修厂张松山师傅到农具厂担任技术咨询,厂里闲置的设备由“死”变“活”。现已完成大修一部,三保四部,修车不用再出远门。如此等等,地方工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要改革,就要有创新。荔波县用较少的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进人才,引进技术,使地方工业迅速起步,实在可喜可贺。愿烈士的家乡——玉屏镇,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