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甜城新事
所属图书:《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988字

甜城新事

在望谟县城郊,贵州省最大的一座日榨甘蔗350吨的糖厂,拔地而起。现在土建工程已完成70%,主厂房本月就交付安装。12月底安装完毕,明年元月即可投产。糖厂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80万元,相当于望谟全县1984年工业产值的1.53倍;财政收入180元,相当于1984年全县的财政收入;蔗区农民人均收入也将增加70~100元。糖厂的建设对望谟县民族经济的起飞,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望谟,素有“甜城”之称。生活在这里的布依族人民,家家种甘蔗,户户制红糖。但过去从未有过一家像样的蔗糖加工厂,清一色的都是家庭手工业作坊。每年霜降前,人们肩挑马驮把甘蔗运回家里,套上黄牛,安起土榨,吆喝着,“吱呀吱”地转动转盘,榨起甘蔗来。蔗汁榨出后,用蒸煮的办法去掉水分,把锅里熬出的糖舀出放到席子上,划成一块一块的,这就是红糖。除了自食外,逢年过节,他们总要提几斤去走亲访友。遇到儿子订婚,就大挑大挑地作为礼品,抬到女方家去,这已成为当地风俗。至于场天,却很少有人抬去卖。家家都有了,市面上谁还稀罕?农民的劳动产品,很少变成商品。如今这里办了个大糖厂,对发展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冲破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去年4月,省里决定投资774万元(省拨584万元,贷款190万元)兴建糖厂,望谟县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县里立即成立了基建工程指挥部,于去年8月15日正式破土动工,马不停蹄地抓紧时间进行基建。并把糖厂附近20公里内的六乡一镇规划为新蔗区,兴修了三条共18.1公里的蔗区公路。为了提高蔗区农民的种蔗技术,县里还先后举办了十多期共有1000多人(次)参加的甘蔗种植学习班,讲授甘蔗种植、管理、施肥、灭虫等知识。同时还花了43万元,从广西引进含糖量高、早熟高产甘蔗品种桂糖7、9、11号,替代本地的老品种。记者到城头田边散步,只见蔗林片片,叶茂秆壮。糖厂甘蔗组组长蒙仕兴对记者说,现在蔗区农民种蔗的积极性很高。仅今年3~4月,蔗农跟厂里签订产销合同,种植的甘蔗就达5490多亩,涌现出甘蔗种植专业户、重点户282户,有5户承包的面积在200亩以上。离望谟县城四公里的平洞乡,种植甘蔗1210多亩。蔗区人民高兴地说:“望谟办糖厂,‘甜城’甜上甜。”

亟待外运的甘蔗

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