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能尽其利 物不能尽其用 断头公路是一大憾
打开地图,不难发现,平塘县的断头公路确实太多了。不仅两省交界地区有,乡与乡之间也有,严重地障碍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尤以平塘四寨至广西月里的17公里断头公路(贵州境内7公里)最为突出。
平塘四寨至广西月里的路段,是黔桂两省区的交通要道之一。三中全会以来,市场开放,逢平塘四寨、西凉以及广西月里等处场期,大道上的行人来往数以千计。自1969年平塘县者密区至四寨乡的公路通车起,边界上的布依族等各族人民都盼望尽快将公路辐射半径延伸到边界山区来,同广西的断头路连接在一起。可是他们盼呀盼呀,一盼就是15年。直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公路不通,货死于地,边界上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四寨乡境内有个5000多亩的大坝,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也好,但是粮食生产多了,卖不出去。去年农民卖给当地粮管所的大米达80多万斤。多余的粮食,想运到广西去卖,每斤多得四分五厘钱。就为公路不通,徒唤奈何。水库养鱼,辛辛苦苦,一斤才卖五六角钱。更重要的是四寨、河中、者密一线,原煤藏量丰富,有的甚至可以露天开采,也因公路不通,资源优势难以变成商品优势。既不能解决广西缺煤的燃眉之急,自己的煤炭生产也难以发展。地不能尽其力,物不能尽其用,边界地区的人民怎样致富呢?
平塘县委、县政府早已认识到修建这条公路的重要性。去年8月,县长杨正才一行十人,赴南丹洽谈经济协作项目和修断头公路一事。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取长补短”的原则,议定各自负责将公路修到边界,并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平塘按民办公助办法兴建、扩建(者密至四寨19公里)公路,大约需投资109万元,路通六年即可全部收回。干部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很高。四寨乡乡长罗光钧说:“群众听说公路线开始测量了,都纷纷前来要求分段承包,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然而,县里面对这种情况,却左右为难。本来就财力不支,今年又砍掉了不发达地区补助款,修路已力不从心。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考虑边界的实际困难,扶持各族人民快修黄金路,修好黄金路,造福于边远山区各族人民。
窗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