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值此我县的重安、谷陇等地相继举办一年一度的民族隆重集会的日子里,“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论坛”在黄平举行,这对黄平来说,是极有意义和非常难得的一件盛事。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38万人民向关心和指导此次论坛的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黄平是个多民族的县份,有着积淀丰厚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4.2%,主要分布在谷陇、苗陇、翁坪等乡镇,全县具有价值和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村寨共33个,其中苗族文化村寨26个,革家文化村寨7个。这些民族文化村寨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主要体现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医药等方面。民族节日是黄平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综合反映,更是多元文化赖以丰富多彩的重要支撑。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经济的发展,民族节日和民族文化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民族节日愈加成为传统文化的演绎场所。目前,县境内共有民族节日30多个,谷陇“九月芦笙会”、飞云崖“四月八”民族节日集会、枫香寨“哈冲节”、黄飘高坡芦笙会、黄猫芦笙节、杨家牌集会等一系列民族节日集会活动就是集中展示黄平民族节日文化、节日习俗的窗口,也是构成民族文化村寨的重要元素。
历年来,黄平县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各民族文化村寨的民族节日集会活动进行重点扶持,使民族节日集会活动在保护文化遗产、丰富群众生活等方面得到持续发展。
此次“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论坛”在黄平举行,对黄平的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意义深远、作用重大。我们将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听取各专家、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并切实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以推动我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和领导在黄平期间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