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理舅舅根底
所属图书:《彝族源流:彝汉对照》 出版日期:2014-06-01 文章字数:1788字

理舅舅根底

(注: 先之古时 在先前时,道峨录略 道峨录略地方①,仁邓阿余孙 仁邓阿余后裔,布举布铺呢 叫布举布铺②,布作山地越 出门做布摩,摩作荒土巡 在外做布摩,回来折转返 忙赶着回家。纪俄勾也在 “在纪俄勾地方,阿祛恒亥呢 阿祛恒亥家③,上也米嫩奏 上至米嫩奏④,米也色翁下 下抵色翁山脉尾⑤,克巴勾也间 克巴勾居中⑥。)

(注: 民奴两孟德 属民两支孟德,君民人五姓 五大支宗亲,阿收毕约孙 同阿收毕约后裔。十二官子大 十二大目,天观地察作 把天地勘查,金虹水传饮 气势若长虹,队聚照大生 队伍挺庞大,高雾生拟 若高山起雾。天高高也内 如天上的风,阵阵风盖引 阵阵吹开云,凡雅雅者叙 所说都文雅。天扣金上记 天上现晚霞,美观眼不乏 美景未赏尽,厅堂也黑尽 大堂里黑尽,优影下辉生 月光格外明,)

(注: 则法与大法 见则法、大法⑦,队绳营白落 安营若星布。笃烘也姆甸 在笃烘、姆甸⑧,君子位堂满 君府聚满人。布坐摩坐 布摩入席,松生柏也列 如松柏排列。君坐民坐 君与民入席,山顶林来盖 如林覆山顶。席设礼贤行 布席行美礼,酒敬茶添 敬酒敬茶,官子明礼过 头人献殷勤,人老努沤诵 老人诵《努沤》⑨,人少授也作 教育青年人。此也在样了 是这般情景。尼迫阿德孙 尼迫阿德后裔,)

(注: 布匝额毕呢 名叫布匝额毕,话他说也了 他开口说道:天南人名出 “南面的名人,额卧热立 叫额卧热立,天北人名出 北面的名人。恒略阿怒 叫恒略阿怒,中部人名出 中部的名人,阿沽布借 叫阿沽布借。他也人三位 他们三人,阿芋陡家 在阿芋陡家,室入久也了 住得长久了。聚了赛了呢 聚会比赛时,额卧热立 额卧热立,低类高类理 由低往高理,三头者展 用三段式,)

(注: 清大流子也 头绪很清楚。天幕白 到东方发白,一场三也赛 已连赛三场。恒略阿祛 恒略阿祛,行行根也对 赋诗讲条理,金砖一块似也赛 诗美如金砖。阿沽布借 阿沽布借,贤测美理叙 赛诗求善美,锦日一轮似也赛 如一轮耀日。他也天南 这才是南部、天北中部 北部和中部,人三赛未晓 三人赛平手。而今是了呢 当今之际,道也此也如 道理也一样。道峨录略 道峨录略地,)

(注: 仁邓阿余孙 仁邓阿余的后裔,文主来文高 做高手文章,一人大只在 他独一无二。额能支德 额能支德,舅氏舅根 他舅舅根底,何也是闻闻 你是否知道?”他话问也了 他一并问道。布举布铺呢 布举布铺,笑了开白掩 把面掩着笑,上绾发整齐 如绾齐的发,他也开言了 开口来说道:先之古时 “古老的时代,气徐徐 徐徐的清气,浊沉沉下移 沉沉的浊气下,始楚舍则 始楚舍则⑩,)

(注: 恒札博略嫁 嫁到恒札博略,莫布洛佐丹 生莫布洛佐。洛佐咪乃 洛佐咪乃,笃佐能甸嫁 嫁到笃佐能甸,切布补列母 生切布补列。切布补列 切布补列,祝立乌姆嫁 嫁到祝立乌姆,六祖祖祭布 生子为六祖祭祖布摩,洛雅拉维过 移居洛雅拉维,六祖打仗布是任 任六祖作战布摩。则耐借直阁嫁 嫁女则耐借直阁,维布楚武母 生维布楚武。楚武咪呷 楚武咪呷,吉武叟口嫁 嫁到吉武叟口,恩布鲁史母 生恩布鲁史。)

(注: 鲁史宏则 鲁史宏则,妥左那洪嫁 嫁到妥左那洪,塞布仁邓母 生塞布仁邓。仁邓洪珠 仁邓洪珠,妥洛勾纪嫁 嫁到妥洛勾纪⑾,啻布额哲母 生啻布额哲。额哲舍色 额哲舍色,德歹濮卧嫁 嫁到德歹濮卧,侯布麻觉母 生侯布麻觉。麻觉苏艺 麻觉苏艺,尼伟能彝嫁 嫁尼伟能彝家,额能支德母 生额能支德。额能支德 这额能支德,树长来之根 树木有根蒂,水流来之源 水流有源头,)

(注: 舅氏舅根 其舅舅根底,恒札博略 在恒札博略,历有其是焉 来历即如此。”布匝额毕呢 布匝额毕,地高也雾散 如高山雾散,鹰面灰忙忙 灰鹰展翅飞,他复料不有 无话可问了,冬木柱繁似 如树结冰柱,坐了了也有 端坐了下来。)

注释:

①道峨录略:地名,在贵州威宁,云南东川、宣威等地之间,当为竹子岭的二部“乌蛮”之一居所,其部长称邓阿余家,系畔部宗亲。

②布举布铺:唐代彝族著名布摩,大预言家、史学家布陀布举之子。相传他继袭父业,一生颇获成就。

③阿祛恒亥:乌撒部耐德(君长夫人)。

④米嫩奏:威宁草海之滨的西凉山山脉。

⑤色翁山脉尾:为今毕节市西部境至纳雍、水城边境一带。

⑥克巴勾:地名,古代威宁草海周围一带,亦称巴底。

⑦则法、大法:岩名变地名,在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炉山镇、盐仓镇与板底乡之间的百草坪一带。

⑧笃烘、姆甸:地名,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盐仓镇一带。

⑨《努沤》:彝文典籍的一种,参见《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

⑩始楚舍则:彝族远古十大布摩流派之首的恒布始楚(一作昊毕史楚)之女。

⑾妥洛勾纪:唐(南诏)前的彝族部名,范围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与昆明市之间,其部长系额氐舍匝氏,源于武僰系统,为西爨地六部白蛮(白彝)之一。

彝族源流:彝汉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