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小传
龙骧(1906~1983),字屯云,苗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乡人。1920年秋,考入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4年,考入河南临颍军官学校。次年,临颍军校被遣散,他回到涪陵43军军官讲习所学习。1927年5月,以成绩优异提前毕业,分配在43军司令部工作。不到一年时间,由少尉副官升为中尉连副。1928年1月,龙骧觉得所处的环境难酬大志,便到南京,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警察科学习,成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1930年毕业后,参加宪警处招考干部的考试,被分配到宪警教导队任上尉区队长。1931年6月,宪警教导训练结束,成立宪警第五团,龙骧任上尉连长。半年后,编为中央宪兵团,龙骧任中区宪兵队长。
1932年1月,中央宪兵6团奉令从南京开往上海维持秩序。此时,19路军已同日军陆战队在上海交战。宪兵团所乘的列车刚到上海西站,就被19路军军长蔡廷锴调往闸北担任虬江路、宝山路和闸北火车战一线防务。1932年8月,上海保安处成立,宪兵6团改名为上海保安处第2团,龙骧被任命为第5中队长。
1933年,在上海虹桥机场和龙华机场扩建中,龙骧妥善消除警民之间的冲突,得到上海市政府褒扬。在闸北火车站充当仪仗队期间,他率领全中队忠于职守,在繁华的闹市保障了军政要员及外官的安全,深得上司的赞赏和同僚的钦佩。
1935年春,上海保安处改编为上海保安总团,中央宪兵第4团团长吉章简任总团长。他到任后,进行人事整顿,通过校阅、考试撤换旧干部,龙骧被提升为少校大队长。
1937年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指挥陆军87师、88师、陆军教导总队和上海保安总团,在虹口四川北路至江湾、吴淞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3个月后,上海失陷。龙骧负责吴淞、镇江一带防守,500多人伤亡殆尽。龙骧因阵地失守被拘捕在苏州监狱,幸得张治中据实陈情才免一死。出狱后,被削去职务,回家闲居。
1938年夏,宋子文、孔祥熙用盐税款从香港买来一批武器,成立盐务总局缉私总队。孙立人任总队长,在湖南长沙岳麓山训练。龙骧在南京宪警教导队当上尉区队长时,孙立人是大队长。孙立人便电召龙骧到长沙,委任为少校副官主任,在总队部工作。不久又派龙骧到贵州寻找新的训练基地,将缉私总队移到黔南,分别在都匀、独山、丹寨、平塘各驻一个团。龙骧升任中校副官主任。
1942年夏天,龙骧调到参谋处任中校参谋。同年,孙立人奉令将税警总团改编为陆军新编38师和新5军、新6军,参加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龙骧后从远征军调回,升上校,任留守处主任。
1947年7月,孙立人由东北副司令长官提升为全国陆军副司令,在台湾高雄的凤山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是年秋,龙骧取道上海到台湾,任上校副官处处长。
1948年,国民党在南京成立陆军第一训练处,推广美式新军训练,孙立人兼任处长,龙骧从台湾调到南京任副官组组长。入冬后,淮海战役开始。国民党军政机构纷纷迁往台湾、广州,龙骧不愿去台湾,即到浙江岳母家闲居。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龙骧转到广州任91师参谋长。之后,91师向海南撤退,在广东鹤山县南面的宅梧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遭遇。龙骧力主起义,并亲自与粤中纵队接头代表会谈,用无线电宣告起义。11月上旬,接受解放军二野4兵团粤中纵队整编,随军西进。1950年春节,到达昆明。3月,兵团司令部根据各人的志愿分配工作。龙骧因半生奔波,希图安静,请求返乡。
1951年6月,龙骧回到松桃黄板老家。1953年2月,松桃县人民政府通知他到平茶区当教师。1956手12月,他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957年春,调到城关完小当教师。之后,又调到松桃师范搞建校工作。随后,又调到松桃县立中学总务处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龙骧遭到无数次批斗。1970年5月4日被逮捕入狱。12月29日,以“反革命”罪被判有期徒刑20年。1975年12月,国家决定在押的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一律宽大赦免。龙骧被释放出狱。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叶谷霖给他颁发了起义证明书和恢复公民权利证明书。1976年,龙骧被安置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协工作。1978年9月13日,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为龙骧平反昭雪。1983年,病逝于贵州省凯里市,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