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事变”始末
民国时期,松桃苗族地区频遭兵灾战祸,地方政府和驻军利用抓兵、派款、征粮、铲烟之机对人民进行剥削,人民苦不堪言,终于爆发了“黔东事变”。
1942年春,松桃县盘石、康金、臭脑、大小红岩、水源等地的苗族人民,以“布将帅”为名,聚集四五百人枪,于正月十九日举行暴动,直逼平茶乡公所。当时驻扎在乡公所的保警队,见来势凶猛,不敢阻击,连夜逃往县城。二十日拂晓,暴动的农民进攻松桃县城,强渡松桃河,直抵北门城下,城内一片慌乱。守城的保警队伏于城墙之上,居高临下与攻城苗族群众激战数小时,苗族群众眼看攻城难克,自动撤退。
当时的松桃县长吴国锋为了镇压暴动的苗族群众,亲自往湖南省凤凰县迎请驻防在那里的“江防队”。“江防队”到达松桃后,盘石、康金、臭脑一带参加的暴动的苗族群众立即暂时停止活动。县长和驻军亦持慎重态度,不敢贸然进入苗族地区追剿,松桃的局势暂时平静下来。
三月,县长吴国锋亲率保警队300余人深入苗族地区,到普觉一带铲烟。苗族群众集数百人枪,在红沙溪一带埋伏,等保警队进入山沟埋伏圈后,突然发起攻击。经过几小时激战,保警队丢下36具尸体,杀出一条血路,逃回松桃县城。
三月下旬,松桃“同善社”首领石宝山去黄平参加“同善社”召开的会议,秘密组织暴动事宜。会后,石宝山回到松桃,在三宝乡(今盘信镇)上潮村龙昌元善长家中召开秘密会议,布置“同善社”的道友,走村串寨,暗中进行活动。
当时苗族人民饱受官府的苛捐杂税和抓兵、征粮、铲烟勒索的痛苦,只要有人组织抗粮抗兵,无不积极相从。因此,只经过两个多月活动,就有几千群众参加暴动。苗族农民石宝山、龙昌元认为条件成熟,时机已到,准备举事。
七月八日,石宝山、龙昌元派人通知各地主要人员,到三宝乡上潮村召开会议。会上宣布石宝山为“中元左翼军黔东总司令”,龙昌元为总指挥,龙中文、龙昌达、石世杰、龙寿昌、杨树成、高竹梅、王垮山、龙光宗、石富保久等各为中队长。每个中队率领一支队伍,攻占一个乡公所。决定于七月十一日同时行动。
当时全县各乡长正集中在县城开会。七月十一日,“中元军”一举攻占了三宝、正大、长坪、盘石、平茶、落塘、黄板、太平、大坪、普觉、寨英、平头、孟溪等13个乡,提出“抗粮、抗兵、倒蒋”口号。一、二中队长龙中文、龙昌达在三宝和正大乡张贴出起义文告,凡遇田粮处的征收人员以及保警队的官兵,就地枪杀。其他中队也做出类似举动,其中仅寨英乡一处,就杀死保警队30余人。
七月十三日,“中元军”总指挥龙昌元、一中队长龙中文、二中队长龙昌达率领1000余人到太平乡石榴溪与石宝山会合,决定十四日进攻县城。石宝山、龙昌元率领2000余人,分兵两路向县城进攻。一路由龙昌达、龙寿昌率领,从蕨箕坳过河,攻打南门;一路由龙中文、石世杰率领,从乾州坝涉水过河,进攻东南之间飞山董后面。从上午激战到下午,由于守城的江防大队、保警大队武器精良,未能打进城内。下午4时许,中元军撤回到石榴溪驻扎。当晚,普觉、寨英、平头一带的高竹梅、王跨山、杨树成等率领的“中元军”也赶到大坪坳集结,派人与石宝山、龙昌元联系,约定次日再去攻城。
十五日,王垮山、杨树成、高竹梅等共领800余人渡过牛角河,从打岩厂进攻西南门;龙中文、龙昌达、石世杰、龙寿昌共领1000余人,仍由蕨箕坳直插乾州坝,进攻东南之间。石宝山、龙昌元坐镇蕨箕坳指挥。因龙光宗、石富保久所率领的800余人只在平块方向隔岸观火,不积极过河进攻北门,致使保警队和江防队可以将大部分兵力调集于西南门与龙中文、王垮山两支攻城队伍进行激战,攻城再次失败。
十六日,王垮山、高竹梅撤回普觉,杨树成退守平头,龙昌元、龙中文、龙昌达退回三宝乡,石宝山、石世杰、龙寿昌退往芭蕉坪。龙光宗、石富保久撤守大小红岩、康金、臭脑、大铅一带,攻城战斗结束。
八月下旬,县府探知“中元军”以上潮为中心根据地,于是兵分两路,以保警队、江防队约500人,从大坪场、石岘进入八十坡;省保安团从铜仁经牛栏场、三宝营上八十坡,企图一举拔除“中元军”根据地。龙昌元等获悉保警队的进攻路线后,将驻在上潮的“中元军”600人埋伏在八十坡的深山密林之中。当保警队进入埋伏圈后,一声吆喝,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并发,双方激战约两个小时,保警队死伤20人,溃不成军,奔下八十坡,退回松桃县城。此次战斗,中元军分队长龙廷仲战死,群众负伤2人。
九月初,吴国锋县长亲领保警队、江防队约700人,开赴三宝乡驻扎,并邀请驻防铜仁的省保安团从铜仁向大小河进兵,准备两路攻打上潮。“中元军”采取以攻为守、先发制人的战略。在吴县长到达三宝乡的第二天,“中元军”分兵三路进攻三宝乡。一路从大告沿着公路进攻下街,在机枪的掩护下,冲到距离街头200米左右,遭到江防队的两挺重机枪猛烈射击,“中元军”连长龙德云和3人中弹阵亡,进攻队伍受阻于大塘出口之处;一路从岩湾攻击街背后,在岩湾村前坡上展开激战,“中元军”的机枪手阵亡,攻守双方处于相持状态;一路由龙塘平进攻上街,直逼街口。因从铜仁进入大小河的省保安团攻打茶山,焚烧民房,滥杀无辜百姓。“中元军”知道省保安团援军已到,自动撤退。此次战斗官军伤亡3人,“中元军”阵亡5人。
此后,贵州省政府认为吴国锋是一个文弱书生,无力镇压“中元军”,为稳定松桃局势,于十月间委派行伍出身的曹恺之(贵州瓮安县人)接任松桃县长。曹到任后,一面积极与保安团、江防队密切配合,准备继续征剿;一面施行招抚政策,四处张贴布告,瓦解“中元军”。布告内容如下:
在曹恺之的威逼利诱之下,龙昌元、石宝山投诚。曹恺之委任龙昌元的儿子龙中文为县府指导员,石宝山之子石世杰为太平乡副乡长。“中元军”逐渐被瓦解。
“中元军”第二中队长龙昌达,看到首领石宝山、龙昌元接受招抚,叹息说:“既逞雄于初,何屈膝于后!”自带20余人枪,隐蔽于独树、薅菜、地容一带。石富保久、龙光宗等据守大小红岩、康金、黄莲、臭脑、大铅一带。
十月下旬,江防队大队长张义忠,以为三宝、普觉各地大部分的“中元军”已经接受投诚,即乘势率领300余人进攻大小红岩、康金、盘豹、黄莲、大铅等处。“中元军”与江防队激战3天,大小红岩的麻老国阵亡,江防队亦陈尸数具。“中元军”因弹药消耗殆尽,只得撤退。江防队进入村寨,将20多户民房烧毁。
江防队所到之处,奸淫妇女,乱杀善良百姓,人民愤恨填胸。
江防队烧抢大小红岩后,留一个分队驻扎在龙老板家。群众探悉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徒手在村外场坝出操,只留卫兵守门,保卫枪弹。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江防队官兵出操之际,苗族群众悄悄从龙老板家屋后竹园推开后门,杀死站岗的卫兵,将枪支全部抢到手中,涌出大门,枪击正在做操的官兵,当场击毙18名。余下几人四散逃命,其中有两人跑到灵官坳也被擒杀,另有5人逃到保长家,幸免一死。从此,江防队深恐重蹈覆辙,不敢随便进入苗族地区。
民国32年(1943)江防队调离松桃,独立团由湖南移来松桃驻防。团长张威派便衣队四处寻缉未肯投诚的“中元军”。
八月二十日,“中元军”队长龙昌达在盘信被便衣队缉获,押解到张威团部囚禁,监禁了4个多月,后来得到教员数人的积极营救,才得以保释回家。“中元军”的暴动,经过年余时间,终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