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70.交祭牛
所属图书:《投确数·祭祀经文篇(上):彝、汉》 出版日期:2015-11-01

70.交祭牛

(注: 70.交祭牛然后交祭牛。现在这时候,以牛来祭祀。牵着牛的人,已到祭场了。兴祭牛之事,是这样说的。好话这样说:这一头祭牛,祭牛担大事。祭场雾缭绕,翁车雾来缠,不知怪什么。牛驱云雾散,死者得清白。这一头祭牛,)

(注: 在丑卧作姆①,牛皮火样红,遮柴楼四周②,挡柴楼八面。牛头引柴火,牛尾扇柴火。磨偶热写地③,祭牛叫嚷嚷,牛驱云雾散。猪牛羊三牲,热打博吐地④,撵牲祖灵明,确是这样的。牛牲驱雾散,死者也吉祥。祭牛开翁门,有牛占先机。是这样做的。到喽姆密尼,吃也有牛腿,吃就吃牛腿。牛牲为你寻归宿,)

(注: 你与祖先共团聚。如此交祭牛,就此交完了。)

注释:

①丑卧作姆:音译地名,即指火化场。

②柴楼:指火化的柴堆。彝族人死后,要进行火化时,根据死者性别将柴块堆起,男性堆九层,女性堆七层。

③磨偶热写:音译地名。详址待考。

④热打博吐:音译地名。在云南省大理州境内。

投确数·祭祀经文篇(上):彝、汉